婢音哀辞

方苞

原文 拼音版

婢音,仆王兴所生也。

九岁入侍吾母,洒扫浣濯如成人。稍长,于女事无不能。奉事八年,未尝以微失致呵诘。其群居,未尝笑嘻、妄出一语。余蒙难,家人御吾母北上。音随吾妹日夕相扶持。或以事暂离,吾母辄问:“音儿安在?”

吾母卧疾逾年,危笃且两月,亲者不敢去左右;为糜粥、供水浆、治药物,皆音任之,不失晷刻。

余家贫,冬无炭薪,音独身居西偏空室中,夜四鼓卧,鸡鸣而起,率以为常。性刚明,容止严恪,虽故家女子中寡有,余每心诧焉。乃竟以厉疾夭,年十有七。

数日,音晨入,短衣不蔽骭。为市布以更之,未及试而没。举室恻伤,人如有所失焉。乃为文以哀之,其辞曰:

惟茅苇之漫漫兮,芝孤生而易残兮。石矿坚以磊磊兮,玉精融而多毁兮。非造物之无章兮,乃汝性之不祥兮。

作品简介

《婢音哀辞》清代方苞创作的散文。此文写于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文章以三数百字的简短篇幅,叙述了童女王音九岁开始作母亲的婢女,一切家务劳动无所不为,然而却冬不得暖,衣不蔽体,终于辛劳致疾而死的事实。

方苞

方苞

清朝散文家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1662—1722)进士。康熙五十年(1711年)因文字狱牵连入狱,得人营救,两年后出狱。后官至礼部侍郎。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当时颇有影响。主张写文章应讲究“义法”,“义”指文章的内容,要符合封建的纲常伦理;“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要结构条理,语言雅洁;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所作文章多宣扬封建礼教,有的也很有思想意义。有《方望溪先生全集》传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