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25年
创作背景
《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相关诗词
-
《看天门山·其一》拼音版
出云楼阁压晴漪,两岸青山又一时。采石矶头行客远,日边江上望蛾眉。
-
《过天门山》拼音版
石壁脱扃钥,倚空双观台。江流关不住,阊阖豁然开。云表群仙望,舟中独客回。欲挥千丈笔,题凤记曾来。
-
《和吴教授晚泊大信阻风》拼音版
楼船溯流上,高帆阻长风。大江浩无际,一气何鸿濛。回望天门山,峨峨相长雄。洪涛走其下,屹立西与东。不有浮海叹,岂无济川功。大鹏度寥廓,斥鴳守卑丛。物理固有定,世事徒匆匆。张灯启华筵...
-
《顺东西门行》拼音版
出西门,望天庭。阳谷既虚崦嵫盈。感朝露,悲人生。逝者若斯安得停。桑枢戒,蟋蟀鸣。我今不乐岁聿征。迨未暮,及时平。置酒髙堂宴友生。激朗笛,弹哀筝。取乐今日尽欢情。
-
《游泰山六首·其二》拼音版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
《焦山望松寥山》拼音版
石壁望松寥, 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 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 举手来相招。
-
《雁门太守行》拼音版
城头月没霜如水,趚趚蹋沙人似鬼。灯前拭泪试香裘,长引一声残漏子。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啑血心不回。寄语年少妻莫哀,鱼金虎竹天上来,雁门山边骨成灰。
-
《太山梁甫吟》拼音版
嵬嵬天门山,郁郁梁父禅。
-
《天门山》拼音版
秣陵门户是天门,双峙天边紫翠屯。
-
《出辉县城望石门山其上有仙潭玉鲤》拼音版
明星欲落开县城,千峰万峰初雪晴。源泉乱石涓涓溢,削壁孤云袅袅生。估客深穿猛虎窟,樵夫习傍翠岩行。仙门屹立三潭水,玉鲤空悬一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