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
参横斗转(1)欲三更,苦雨终风(2)也解晴。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1)。
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空余鲁叟(1)乘桴(2)意,粗识轩辕(3)奏乐声(4)。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成池优美的乐声。
九死南荒(1)吾不恨(2),兹游(3)奇绝冠平生。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小提示: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北宋诗人苏轼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回顾了诗人被流放到南方的经历,表现了他北归的兴奋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全诗多次运用“比”的手法,韵味深远。
- 作品出处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100年
创作背景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祐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州治在今广东英德)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州治在今广东儋县,辖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诗,就是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
相关诗词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乐游形胜地,表里望郊宫。北阙连天顶,南山对掌中。皇恩贷芳月,旬宴美成功。鱼戏芙蓉水,莺啼杨柳风。春光看欲暮,天泽恋无穷。长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终。
-
十月二十日晨起见枇杷花
枝头红日退霜华,矮树低墙密护遮。
-
五月二十一夜雨未止六昼夜水涨寇阻无人入城
昼夜雨滂沱,平畴变海河。
-
八月二十日晓起
夜阑不能寐,鸡鸣垂欲三。
-
六月二十日雨
天怜野老饥,初不待人祈。
-
六月二十九夜
小阁微凉上,閒人半醉中。
-
六月二十四日秋夜书
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
-
十二月二十日立春系癸巳岁予年已六十七白刘唱和有云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因此遣兴
客途穷极亦陶然,自觉平生愧乐天。能办十千沽一斗,何知七十欠三年。日晴雪路初行处,春到椒盘未颂前。好念故园小儿女,团栾闻早醉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