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南宋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写烽火矶的奇异景色。第二段是写小孤山的峭拔秀丽。第三段是写大孤山的雄伟壮奇。这篇散文线索明晰,层次清楚,对比衬托,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
陆游自乾道二年(1166年)罢官以后,在家闲住了四年之久,直到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才勉强给了一个夔州通判的职务。当时陆游已四十五岁,因病久不能赴任,第二年初夏才携家带眷由故乡动身。他沿着长江行进,途经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最后经过山势险峻、波涛湍急的三峡,终于到达四川,他把沿途见闻写入了《入蜀记》。这篇散文是他在八月一日和二日两天,路过小孤山与大孤山时的日记,着重描述了小孤山与大孤山的美丽风光。
相关诗词
-
再过小孤山 其二
霜高叶脱白云层,天际归帆许再登。江上波摇双鲤佩,峰头月挂万年灯。湘灵鼓瑟邀仙女,水怪分犀供定僧。南望大孤同黛色,共随暮雨上巴陵。
-
重经上江过小孤山望高良作
晨飔解流潮,朝暾坼遐沚。中流辨孤屿,相越尚百里。流峭去榜逆,帆迫来洲驶。忽泊斗岩下,遂至洪泽里。三江憺前期,九派殊昔理。瞩异物不延,时迁景为徙。涤水掬流清,搴花摘叶委。羁孤泛无常,流浪讵有已。宁当越前峰,去逐高良子。
-
念奴娇·过小孤山
...,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
十五日过小孤山
沃野迥千里,岿然突孤标。崖分势亦裂,江静影频摇。栖鹘巢何险,盘柯冻不凋。吾行足观览,未觉客程遥。
-
再过小孤山 其一
潮落江痕在白沙,孤峰四望更谽谺。谁从镜里开朱阁,试上云根拾彩霞。鱼部长朝河伯妇,山僧独供水仙花。东归吴客扁舟迥,愿借分风下馆娃。
-
小孤山
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
望大孤山
人言大孤丑,不及小孤妍。
-
大孤山
两孤去百里,宛在中流半。匪独形胜殊,气亦变昏旦。天梯鬼斧开,庙火神鸦散。昭昭云月辉,历历明星烂。空水既澄鲜,浮光亦陵乱。飘飖御泠风,恍惚度银汉。未有归与情,空深逝者叹。
-
小孤山
卓然空倚傍,高放出云头。吴、楚分中界,金、焦截下流。荡摇空水国,孤秀矗僧楼。来往风帆利,何人据上游。
-
卜算子·小孤山
万里卷潮来,一柱当中撑。甚日天公堕宝簪,巧向江心碇。乞与小姑奁,不共彭郎饤。若到宫亭换晚妆,霞落明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