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昌言使北引
〔宋〕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1)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5)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5)恨(2)。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3)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5)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4)甚(5)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6),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7),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1)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8)口舌之间足矣。
昌言考进士科目的时候,我才只有几岁,还没开始学习。回忆当年我跟一群孩子在父亲身边嬉戏玩耍,昌言也在旁边,还曾拿来枣儿栗子给我吃;两家住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所以彼此十分亲昵。昌言应考进士科目,一天比一天出名。我后来渐渐长大,也稍稍懂得要读书,学习句读、对对子、四声格律,结果没有学成而废弃了。昌言听说我废弃了学习,虽然没有说我什么,而细察他的意思,是很遗憾的。后来过了十多年,昌言进士及第,考中第四名,便到各地去做官,彼此也就断了音讯。我日益成长壮大,能够感到悔恨了,便痛改前非而恢复学习。又过了几年,我游历京城,在汴京遇见了昌言,便彼此慰劳,畅叙平生以来的欢乐。拿出文章十多篇,昌言看了很高兴,并且夸我写得好。我学习开始晚,又没有老师指导,虽天天作文,内心一直十分惭愧;等听到昌言的话后,于是颇为自喜。到现在又十多年过去了,再次来到了京城,而昌言已经身居两制,他作为朝廷使者,要出使到万里以外的那些强悍不屈服的契丹朝廷,要树立大旌旗,跟随的骑士多达几百骑,送行的车辆有上千辆,走出京城大门情绪慷慨激昂。我自思忖,孩童时代见到昌言在先父身旁,那时怎么会料想他会走到这一步了?一个人富贵起来并不奇怪,而我对昌言的富贵特别有所感触啊!大丈夫活着不去当将军,能当名使臣,用口舌辞令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就足够了。
往年彭任(3)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4)。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1)国者,多此类。中(1)国之人不测(6)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7),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2)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前些年彭任跟随富弼公出使契丹,曾对我说:“出了国境之后,住宿在驿亭。听到披甲战马几万骑驰聘而过,宝剑和长矛互相撞击,整夜不绝于耳,跟随之使臣惊慌失色。等到天亮了,只见道路上的马蹄印了,心中的余悸还难平息,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大凡契丹用来向中国炫耀武力的手段,多为这类事情。中国去的使者,没有识透他们这类手段,因之而有的人甚至震惊害怕到哑口无言,让外族人嗤笑。唉,这是多么的没有思考力啊!古代奉春君刘敬出使到冒顿去,壮士大马都藏起来不让看见,因此才有平城的战役。现在的契丹,我是深知他们没有什么能力与作为的。孟子说:“面对诸侯国君的谈话,就得藐视他。”更何况对待外族呢!请把上述的话权作临别赠言吧。
小提示: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送石昌言使北引》是北宋文学家苏洵于嘉祐元年(1056年)为石昌言所作的一篇赠序。文章第一段回忆作者与石昌言之间的亲密交往,感佩石昌言奉使强虏实现平生抱负,充满劝勉之情;第二段回顾历史情况,剖析强虏本质,指出对敌国之耀武扬威应毫不“震惧”,并举奉春君的例子说明要善于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全文语言简洁明快,文势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 作品出处嘉祐集
- 文学体裁赠序
- 创作年代1056年
创作背景
《送石昌言使北引》作于嘉祐元年(1056年)九月。这年,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石昌言出使北国前往契丹,庆贺契丹国母生辰。作者为他写下这篇赠序,就是让他借鉴历史经验,不怕强敌威胁,发扬民族正气,夺取外交胜利。因为作者之父名序,所以这篇赠序改称引。
相关诗词
-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四·怀素草书
往在河南佐王宰,王收书画盈数车。我於是时多所阅,如今过目无遯差。石君屏上怀素笔,盘屈瘦梗相交加。苍虬入云不收尾,卷起海水秋鱼虾。毫乾绢竭力未尽,山鬼突须垂髿髿。牵缠回环断不断,秋风枯蔓连...
-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五·蜀虎图
谁谓虎可缚,缚之自有术。孙生画此系在石,拏绳人立尾垂屈。坠身怒力欲脱时,顾眄生狞神气出。江南包氏为最精,毛质虽真猛难匹。蜀人不敢道知微,知微名重非今日。
-
送徐昌谷使湖南·其二
昔与子北征,严霜拂貂裘。今子遽行迈,春水浮兰舟。永怀会晤好,重此离别愁。出门望千里,杨柳倏已抽。想见岁月积,回首潇湘秋。遥窥九疑山,近赋黄鹤楼。嗟哉滞一方,安能从子游。
-
送高郎中使北
汉使临边日,天骄已请和。看花辞紫陌,犯雪度交河。水草留行帐,云沙想玉珂。谁知清漠北,娄敬策居多。
-
送徐昌谷使湖南·其一
鸿雁惜离群,噭噭鸣不已。如何平生亲,奄忽去千里。怀哉可奈何,王事有端委。城南走相送,意逐东流水。驾言度前冈,迤逦历河涘。道路阻且长,严程自兹始。赠子以琼瑶,酬我一端绮。
-
上饶使君关蓬石永丰使君高贞复邀集观泉亭·其二
生平酷有王濛癖,此日方知陆井茶。使君为政如泉水,自我来过试雨芽。天下素心人共照,吾侪雅事会须誇。婆娑夜色忘归晏,一路搴帷听晓鸦。
-
上饶使君关蓬石永丰使君高贞复邀集观泉亭·其一
疏风零雨使君过,更洒泉亭话薜萝。杯试诸方弥勒乳,盆倾一勺洞庭波。谭心忧乐成歧路,触景安危发浩歌。极目春城花事好,拚将千日醉颜酡。
-
送孙昌言之官广东
十年勤苦抱遗经,留得岩东映雪亭。献赋已趋双凤阙,之官又向五羊城。西风落日伤离别,瘴雨蛮烟待送迎。莫道遐荒淹俊轨,隐之曾此著嘉名。
-
诗奉送觉之奉使东川
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复怅然。后会敢期黄耇日,相看且度白鸡年。畏途石栈王尊驭,荣路金门祖逖鞭。一代官仪新藻拂,得瞻宸宇想留连。
-
送和西蕃使
使出凤皇池,京师阳春晚。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