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宋〕
缭墙重院(3),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4)连空阔,飞絮无寒少。径莎平(5),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高墙环绕重重深院,耳畔不时传来燕啼莺嗽。绣被抵御拂晓的残寒,画阁辉映朝霞的璀灿。朱红的栏杆拥抱水天的空阔,飞舞的柳絮呵,何处才是你的边沿?路上的青草,平整如剪;池中的春水,宽阔渺远。春日迟迟,风也似在偷懒—花枝,把身影投向悠闲的水面。
尘香拂马(1),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寒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2)。欢难偶,春过了(3)。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尘雾的余香轻拂着马的鞍,谢媚卿呵,与你幸会在城南路边。面容,比敷过胭脂还更觉秀艳,微笑,似妩媚的歌声在耳边震颤。色彩入时,着一身薄薄的春衫,面容如玉,鬓发似透明的双蝉。相见恨晚,相爱恨晚,春天呵,离我们越去越远?听,琵琶的旋律似流水潺潺——流呵,流不尽的是相思的幽怨。
小提示:张先《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是北宋词人张先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艳遇词,该词上片以缭墙重院、朱槛空阔衬托暮春的索寞,下片转入道遇媚卿,倾心不已的欢愉。全词结构井然,层次分明,先景后情。
- 作品别称谢池春慢·缭墙重院
- 作品出处张子野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谢池春慢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张先前往玉仙观随喜,半路上遇上一个漂亮的姑娘。他让仆人前去打听,原来是オ女谢媚卿。谢媚卿也从侍女那里得知,这位风流倜傥的官人叫张先。两人都久闻对方大名,互相以眼色示意。分手以后,张先失魂落魄,回去便写下了这首《谢池春慢》,记叙邂适谢媚卿之事,写出自己的愁绪。
相关诗词
-
游玉仙观寄王四十
紫府仙真冰雪颜,丹梯岑寂试来攀。翠鬟濯玉交团扇,浓雾喷香闇博山。不信异人能到此,正怜春意已归还。吹笙化舄知君事,犹恨来游先后间。
-
罢官后初还襄城弊居述怀十韵回寄洛中旧寮
路尽见家山,欣然望吾庐。陋巷叩柴扉,迎候遥惊呼。儿童戏竹马,田里邀篮舆。春桑郁已绿,岁事催农夫。朝日飞雉雊,东皋新雨馀。植杖望远林,行歌登故墟。夙志在一壑,兹焉将荷锄。言谢洛社友,因招洛中愚。马卿已倦客,严安犹献书。行矣方于役,岂能遂归欤。
-
题醴陵玉仙观歌
王乔一去空仙观,白云至今凝不散。星垣松殿几千秋,往往笙歌下天半。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路逢一人擎药碗,松花夜雨风吹满。自言家住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南山石上有棋局,曾使樵夫烂斧柯。
-
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书来问字
圣学不嗣千馀年,并与小学遗其传。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况今经字宗开元,请观未有韵书前。训纂字林形相沿,形声迭推义乃全。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但以声韵求诸篇,形存声...
-
寒甚下山访病儿存没道中逢夏仲力下小竹舁慄不能语哀我无衣授之以絮归山有咏志感也·其一
应自友朋恩,知深谢不言。无衣度霜雪,多难际乾坤。泥重芒鞋涩,云浓湿帽昏。更愁从此去,托足向何门。
-
余自太原还匡山道中逢泽上人与至海昏山店有作
...朅来唾痕馀瘴面。故人诃讥岂忍闻,新交推挤不容喘。子独心翔异众人,追逐南来不辞远。重逢难取梦中物,一欢且喜身俱健。忽忆南荒海外时,敢料北山松下见。莺唇清滑柳困顿,醉人春色初醇酽。莫凉香雾满村落,轩包到榻眠山店。我已归休万事足,但馀老眼遮黄卷。静时颀...
-
道中逢潜夫
相逢投草舍,对雨话移时。衣湿全无火,囊空各有诗。客程樵可问,日课仆皆知。未别情先恶,那堪远别离。
-
梁溪道中逢姚孟
十载俱漂泊,惊逢落照前。闲云都不问,芳草似相怜。春水浮平野,人家近远天。肯乘明月色,随意踏吴船。
-
谢池春·闺情
销灭芳容,端的为郎烦恼。鬓慵梳、宫妆草草。别离情绪,待归来都告。怕伤郎、又还休道。利锁名缰,几阻当年欢笑。更那堪、鳞鸿信杳。蟾枝高折,愿从今须早。莫辜负、凤帏人老。
-
春日行兰溪道中六言
远草连云碧积,繁花照日红酣。信马贪看春意,不知错过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