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纸]韵
- 创作年代清代
相关诗词
-
《薄暮次罗山野望》拼音版
长征此去路无穷,漠漠征尘逐晚风。一片孤城哀角外,千竿修竹夕阳中。血腥战骨争饥犬,雨打荒营没乱蓬。但愿牧民来召、杜,笙歌重见旧瀛东。
-
《《盼云楼言情草》,为罗孝子题》拼音版
开卷见题便凄绝,满纸模糊尽泪血。我欲读之声忽咽,蓼我忍听王裒说。一句一字何悲切,知是哭声是音节。言有尽兮情不竭,满山哀韵啼春鴂。
-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拼音版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
《咏陀罗山》拼音版
凿开混沌露元气,散布森罗弥梵天。
-
《罗女曲》拼音版
罗女年十五,自矜好颜色。山叶杂山花,插髻当首饰。蛮方立门户,男女多生涯。昨闻城中市,女出男在家。上市买黄丝,染缉作花布。裙短衫袖长,不惜双脚露。夜行山中道,何处吹芦笙。我歌连臂曲,曲罢动郎情。动郎情,与郎匹,生女复长男,三年始同室。
-
《过小孤山大孤山》拼音版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
-
《望月婆罗门引·河山清眺》拼音版
河山清眺,风烟两戒见殷都。唐津浩浩舟车。一水东浮沧海,宝带束燕吴。更中州雄跨,奇货堪居。平生壮图。笑到此、反区区。正似齐门抱瑟,不解吹竽。视吾耿耿,道玉佩、或能利走趋。如不尔、归老樵渔。
-
《送罗云叔归山中》拼音版
黄石山原风物幽,贱子往年曾一游。旧行?柘已成径,新艺禾麻应满畴。冯衍能忘白首叹,谢安须为苍生忧。馀杭溪上明日发,愁杀杨花吹客舟。
-
《甘罗庙》拼音版
峻坂欲尽长坡迎,后山未断前山横。甘罗庙下四山合,太始鬼物成天城。道傍一峰立突兀,瘦木上下攒飞甍。此郎片纸附迁史,勋业不足烦题评。尚怜稚齿据高位,因使细人轻晚成。山间一笑为绝倒,多少竖子谈功名。
-
《哀牢夷》拼音版
哀牢夷,苍山叠翠云无梯。洱河西倾去无底,晴日倒射红琉璃。相传沈木儿,背坐曾遨嬉。筑城蜿蜒似龙尾,千古髯君乃其始。缚绳驾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