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宋〕
翠蛾羞黛(4)怯人看。掩霜纨(5),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6)。漫(7)道帝城(8)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9)。
美人为离别心情难受,却又怕人看见被取笑,手执白纨扇掩遮面容,让泪珠儿暗暗流下。请再饮一杯酒,收起离别的泪,我歌一曲《阳关》。谩说帝城遥遥天一样远,天再远也易见,再见到你难上难!
画堂(1)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2)明年。欲棹(3)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画堂新建色彩斑斓,依山傍水在孤山上,还有精巧玲珑的曲栏干。可以凭栏远眺西湖景色。可是你一离去,画堂栏干将为谁安置?眼前花絮飘落,与春色相逢只有待来年。明年春日驾着小舟寻觅旧迹,怕也难寻到往日欢踪,天连水,水连天,往事渺茫无处寻访。
小提示:苏轼《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阕描述歌妓在饯别时的情景,下阕模写歌妓的相思之情。词中传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气,代她向即将由杭州调知南都的僚友陈述古表示惜别之意。这首词属于传统婉约词的写法,表现细致,语调柔婉。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江城子
- 创作年代1074年
创作背景
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在杭州送别友人陈述古而作。陈襄为杭州知州时,苏轼为通判,二人政治倾向基本相同,又是诗酒朋友,守杭期间甚为相得。这年七月,陈襄由杭州调知南都,于是僚友们为陈襄举行了几次饯别宴会。苏轼在这段时间先后共作了七首送别陈襄的词。其中有《菩萨蛮》,或题为“西湖席上代诸妓送陈述古”。
竹阁在杭州西湖孤山寺内,为白居易在杭州时所建,故又称白公竹阁。据《乾道临安志》卷二云:“白公竹阁,在孤山,与柏堂相连,有唐刺史白居易祠堂。”继杭州僚佐在有美堂举行盛大饯送宴会之后,苏轼又与陈襄泛舟西湖,宴于孤山竹阁。在这些宴会上都是有官妓歌舞侑觞的。这首《江城子》同《菩萨蛮》一样是作者摹拟某官妓语气,代她向陈襄表示惜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