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
我在巴东(1)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1),与人万里长相随。
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
黄鹤楼(1)前月华(2)白,此中忽见峨眉客(3)。
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1)。
长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月也随您朗照八百里秦川。
黄金狮子(1)乘高座,白玉麈尾(2)谈重玄(3)。
在京师,皇帝与达官贵人们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执麈尾,高谈重玄之道。
我似浮云殢吴越(1),君逢圣主游丹阙(2)。
我像浮云一样在吴越游荡,而您却能遭逢圣主,一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1),归时(2)还弄峨眉月。
等您一振高名,誉满帝都之时,再旧来故地,与我一起玩赏峨眉的山月吧。
小提示: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是作者为送别蜀僧晏所作,通过写峨眉山月,为临行的好友指点帝都王孙公子的喜好与唐王朝崇道的思想风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友人怀恋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峨眉山月”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从“我”到月,从月到僧,再写到月,侃侃谈来,动感强烈,毫不气窒,充分显示出李白作为歌行高手的艺术水平。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白在江夏送蜀僧晏上人入长安之作,当作于李白流放夜郎遇赦释归的途中。晏上人生平事迹不详。据两唐书载,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原西京长安改为中京;上元二年(761年),中京又复为西京。乾元二年(759年),李白遇赦归至江夏(今湖北武昌),恰遇故友蜀地僧人来自峨眉,前往长安。这让李白勾起对峨眉山月的回忆。他曾经为寻道家真谛,在峨眉长住,那里的一山一景,包括日出月下,更多的峨眉开怀有朋相聚,高山流水,使这个重情重义的才子难以忘却。此时此刻在遇赦途中邂逅自峨眉来的故友,顿时百感交集写下这首绝妙七古。
相关诗词
-
送蜀僧去尘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
-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倾景安再中,人生有何常。胡为少君别,风驭峨眉阳。结我千日期,青山故人堂。期尽师不至,望云空烧香。顾惭有限身,易老白日光。怀君屡惊叹,支体安能强。往闻清修箓,未究服食方。瑶田有灵芝,眼见不得尝。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寄言赤玉箫...
-
平羌道中望峨眉山慨然有作
白云如玉城,翠岭出其上。异境忽堕前,心目久荡漾。别来二百日,突兀喜亡恙。飞仙遥举手,唤我一税鞅。此行岂或使,屏迹事幽旷。何必故山归,更破万里浪。
-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七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
送蜀僧
万里独行无弟子,惟赍筇竹与檀龛。看经更向吴中老,应是山川似剑南。
-
谢谭德称国正惠诗
...手挽春回,割取锦江春色来。七星桥边杨柳动,百花潭上桃李开。乃是国子先生赠诗卷,笔下东风随手转。君不见李家谪仙吟掉头,解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又不见苏家老仙冰啄句,更说只恐夜深花睡去。先生办着锦绣肠,朅来西湖...
-
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
峨眉山中老,千颂自成集。持问太和山,鹘臭当风立。
-
偈送刚僧录入塔
呜呼刚兄,相识半生。慧林勤旧,崇先寓名。五旬戒腊,八十寿龄。平居慷慨,末后分明。超山之麓,示人无生。松鹤移巢,月冷风清。
-
送杜少卿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七首·其六
西京蜀都望,渊云暨相如。节谊知不足,文章焉取馀。凛然见风采,吾非斯人徒。峨峨眉山阳,不但闻三苏。
-
念奴娇·修姱人物
修姱人物,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卷雾名谭,翳云长袖,未称三池客。且然袖手,人间烦暑方剧。分手未见前期,风前耿耿,目断斜阳角。亦欲乘风归去也,问讯故山猿鹤。紞鼓催鸡,挥弦送雁,转首成乖各。愿加餐饭,书来频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