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屋]韵
- 创作年代清代
《高阳台·代家大人赠广陵九校书作》拼音版
《长相思·风凄清》拼音版
《虞美人·燕支桃已谢而人面桃始开更拈此》拼音版
《凤凰台上忆吹箫·自度腔,题箫谱后,奉呈心斋先生并吟谢诸姊妹》拼音版
《浣溪沙·东风拂面酒初醒》拼音版
《采莲曲同婉兮姊作·其一》拼音版
相关诗词
-
《夏日田家杂兴三首·其一》拼音版
雨过村落凉,柴门绿槐影。嘒嘒新蝉鸣,黄熟云百顷。半载岁功成,报速力殊省。命俦腰镰去,陇上日方永。敢辞挥汗苦,生事依田井。归来茅檐下,月已升东岭。虽逢禁酿时,无酒劳勤黾。粗粝足疗饥,鼓腹私自幸。
-
《梅花四首次渔洋山人韵·其一》拼音版
风风雨雨易销魂,缟袂相逢下里门。花发寿阳留额晕,柳摇江渚锁眉痕。归鸦冒雪投荒涧,老鹤随云过别村。和靖近来萧瑟甚,西湖偕隐不须论。
-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作·其一》拼音版
曾是松林暮憩时,淡妆素服最相宜。野烟疏月不成片,翠羽无端飞上枝。
-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其一》拼音版
秋来随地易销魂,况是天涯忆里门。野渚含烟新别梦,东风吹雨旧啼痕。寒生九曲青溪水,愁落三家乌桕村。莫向板桥寻往迹,众芳消歇不须论。
-
《田家杂兴·其一》拼音版
村墟起暝色,牛羊各来归。田家晚炊罢,犹自开柴扉。邻里夜相过,团坐情依依。共夸麦苗盛,共忧桑叶稀。儿女齐长大,所需食于衣。地远人俗淳,言语心无机。祇谈农家事,焉知谁是非。
-
《田家杂兴·其二》拼音版
白云护山村,红叶隐茅屋。门前跨板桥,户后罗修竹。牛闲系道旁,磨痒向古木。是时秋风高,霜重粳稻熟。老农颜色喜,早晚食新谷。惟苦欠文墨,举动成鄙俗。今年幸有秋,送子入里塾。
-
《枯木竹石为王山人题·其一》拼音版
苍楠翠柏含烟雾,总以抡才入庙廊。自在空山名散木,珊瑚石畔老冰霜。
-
《田家杂兴八首·其一》拼音版
春至鸧鹒鸣,薄言向田墅。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
-
《再和林宝文三绝·其一》拼音版
要知好雨自何来,和气连云拨不开。廊庙为霖须妙手,即看力斡大钧回。
-
《寒夜感兴和廖子所二首·其一》拼音版
浦月初沈后,林霜欲下时。空馀清夜永,不尽故园思。旅雁惊寒惨,邻鸡戒晓迟。床帷怜稚子,此意未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