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先写友情难舍之意,下面便转入对友人的衷心祝愿和抒发自己此刻的情怀。下阕通过写劝酒、人事,表现了相别时的痛苦难舍之情,以及词人对友谊的珍惜。词作直抒惜别之情,委婉深挚,亲切感人。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满江红
- 创作年代1076年
创作背景
由于苏轼“口快笔锐”,指陈时弊,敢于爽直地发表政治见解,所以屡遭挫折、外放,熙宁七年(1074)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一路上留下许多书法感慨的诗词。熙宁九年(1076),文安国(即文勋,庐江人,官太常府寺丞,工于篆书)因事来密州,两人情投意合,深谈契机,正月十三日,文安国还朝,苏轼设宴相送而有《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此作。
相关诗词
-
《弘治戊午春正月十三日舟次淳安春霖不止进士维扬张君凤举方知县事以灯节燕予酒后赋此纪事兼致谢意》拼音版
令尹相招作上元,连朝春雨客心烦。遥看渔火乘村暗,不见星毬照市繁。宦鞅未须惊节候,人情犹喜近乡园。太平风物扬州盛,赢得清宵一晤言。
-
《壬寅正月十三日客退后书》拼音版
酒从前日尽,客又几人来。扫石俯流水,煮茶看落梅。为儒生事拙,会友好怀开。但得情无愧,妻孥不用猜。
-
《台城路·己酉正月十三日哭次女通儿》拼音版
八年绕膝今成梦,伤心不堪回首。掌上珠沉,怀中月冷,恰是烧灯时候。韶光依旧。叹一现昙花,罡风吹瘦。盼尔重来,今生已矣那能彀。聪明怎偏不寿。检断纸零笺,泪痕盈袖。飘渺泉台,凄凉人世,几个黄昏清昼。茶前饭后。每误唤儿餐,寸心酸透。空奠椒浆,冥途知也否。
-
《腊月十三日送临川北游》拼音版
四野浓霜剪剪风,登高目送小车东。回头乌帽坡陀隔,出没低昂日影红。
-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其三》拼音版
幽幽江畔草,漫漫江外路。客子上归舟,相思渺无度。相思不可期,相见知何时。别谈何容易,回首即天涯。把酒不能欢,高山聊为弹。一鼓怨别鹤,再鼓月关山。三鼓不成声,江波空自潺。赠此忘弹意,置君怀抱间。
-
《予癸巳在京口因郡中元夕张灯偶阅国史靖康丙午正月十五日辛巳祐陵南巡驻跸是郡二月二十三日己未始还京师凡居郡三十有八兹闻箫鼓感》拼音版
驾轺老子久婆娑,坐听笙歌拥绮罗。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灯频问夜如何。
-
《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其二》拼音版
积雪满山寒不释,碧琅玕绕玉楼台。林梢清韵风吹到,檐底疏阴月送来。
-
《正月十三日为小女绣蘅授命日志感》拼音版
生作贫家女,应嗟命不辰。清流堪见志,孱骨竟成仁。咏絮才虽浅,耽书性颇真。伤心三载恨,当此眼前春。
-
《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其二》拼音版
忆昔十载前,同立程门雪。杨柳揖春风,梧桐映秋月。一岁旅燕城,多荷君提挈。悠悠各言归,苒苒度时节。去岁忽相逢,感旧情何切。凄清海国秋,关山劳跋涉。高谈彻三宵,铭德有心碣。
-
《满江红·冬月初六日偕向君南皋过新繁吊双忠墓》拼音版
新室苛残,成就了、两公奇烈。可想见、贯日精忠,凌霄浩节。取义成仁原不忝,田夫野老犹能说。算几人、遗臭几留芳,寒奸魄。早梅天,吊英杰。丛柏林,寻碑碣。对蔓草颓垣,予怀如结。一代汗青杨子耻,千年化鼻苌弘血。到后来、节义盛东京,闻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