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图记
〔元〕
是图,唐、宋、金源(2)诸画谱皆有,评识者谓惟李伯时(3)山庄可以比之,盖维平生得意画也。癸酉(4)之春,得观之。唐史(5)暨维集(6)之所谓“竹馆”“柳浪”(7)等皆可考,其一人与之对谈或泛舟者,疑裴迪(8)也江山雄胜,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倦,浩然有结庐终焉(9)之想,而不知秦(10)之非吾土也。物之移(11)人观者如是。而彼方以是自嬉(12)者,固宜疲精极思(13)而不知其劳也。
这幅《辋川图》在唐宋金的画谱里都有收录,评论写题跋的认为只有宋朝画家李公麟的《龙眠山庄图》能够用来与之相比,这大概算是王维一生中得意的作品之一。1273年的春天,我有幸能够观赏它。唐代历史著作和王维集子里所说的“竹馆”“柳浪”等景点都可以在画作中得到考证,其中的一个时而与王维对坐谈话时而一起乘船漫游的人可能就是裴迪。画面上江山雄伟奇丽,草木滋润秀美,让人对着画流连赏玩以致忘了掩卷,情怀高雅从而萌生在那里构筑庐舍,度过晚年的想法,却不知道画里的陕西早已不是祖国的土地了。外物能够让人陶醉,观赏画的人就像这样,但那画画的人用这种技巧自我娱乐时,原本就应该是用尽心思而不知道疲劳的。
呜呼!古人之于艺也,适意玩情(1)而已矣若画,则非如书计(2)乐舞之可为修已(3)治人之资,则又所不暇而不屑(4)为者。魏晋以来,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5)者,已知所以自耻矣。维以清才位通显(7),而天下复以高人(8)目之,彼方偃然(9)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然使其移绘(10)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11),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死,苟免(12)而不耻。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14)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
哎呀!古代的人对于技巧这类事,不过让自己意志愉快自得懂得欣赏情趣罢了。比如绘画,它不像书写、计算、音乐、舞蹈那样可以当作修炼自身才具管理他人的依靠,一般人多没有时间甚至不屑去钻研它。从魏晋以来,即使有人钻研过它,但是像阎立本这样的人已经知道它引发自取其辱的原因。王维凭清俊之才取得显贵的官位,并且天下的人又用高人来看待他,他同时安然地用前身是画家来自居,他的人品已不值得称道了。但是假如他能改换绘制一片水一块石一茎草一株树的细密心思,去思考如何来修养他自己,那也就不至于落到陷于叛贼之手却不愿意主动牺牲生命,苟且免祸却不认为可耻的地步,他的思维的混乱悖逆竟像这样的严重。难道是他的自负原本使自己的认识水平仅限于此,因而不知道社会上有大的节操,将会把自己放在有名望的大臣的行列吗?这也不值得讨论了。
予特以(1)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2)而迎,亲王之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如颜太师(3)之守孤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其时事(4)可知矣!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5),又喜言境因人胜(6),故朱子(7)谓维诗虽清雅,亦萎弱(8)少气骨;程子(9)谓绿野堂(10)宜为后人所存,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11)。呜呼!人之大节一亏(12),百事涂地(13),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14)者,而人皆得以刍狗(15)之。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16)也。予以他日之经行,或有可以按之,以考夫俯仰间已有古今之异者,欲如韩文公(17)《画记》,以谱其次第(18)之大概,而未暇,姑书此于后,庶几(19)士大夫不以此自负,而亦不复重此,而向之所谓豪贵王公,或亦有所感而知所趋向(20)焉。
我只认为在那时的朝廷能用来享有巨大声名的,并且让豪贵阶层人士用来恭敬相迎的,亲王们用来以老师朋友相对待的,就是这样的能写诗会画画、背弃君主侍奉反贼的王维一类人。像颜真卿苦守孤城,匡扶大义,忠诚超过整个同时代的人,留下的功业激励万古后人,李隆基却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那种政治局面可想而知了。后代谈论文艺的人,喜欢说文章以作者的气节为主骨,又喜欢说自然环境因为所住的人而增加美感,所以朱先生说王维的诗虽然清雅,却气势萎弱缺乏骨力,程先生认为裴度住过的绿野堂应该被后人好好保护,至于王维的辋川山庄,即使拿来占有它,也是可以的。是啊!人的大操守一有亏欠,所有的东西均一败涂也,大凡能够自认为是值得百代传扬的甘棠一样的纪念物,却被别人当作刍狗看待。那些将用文艺方面的才艺而清高潇洒来自我陶醉自以为名的人,也应当从此中得到自我反省。我因为以后的阅历,或许能够通过考究这幅画里的东西,来研究短时间里发生的古今的差异,想效法当年韩愈的《画记》,来记下画上景物次序的大致情况,但是没有空闲的时间,姑且在后面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士大夫不要凭画画而自负,并且不再看重绘画这门才艺,同时希望以前的那些所谓的王公贵族,或许也能有所触动而知道该推崇什么样的士风。
三月望日(1)记。
三月十五记。
小提示:刘因《辋川图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辋川图记》是元代理学家刘因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由图本身写起,先赞其画面优美,能移人心志。继而引出议论:高超的画艺仅是小技,与士大夫修己治人的大节无关,并以王维本人在被俘以后降贼失节的经历为佐证。批评王维在安史之乱中接受伪职、后来又以名臣自居的行为,歌颂了因抗敌而英勇献身的颜真卿。全文用典简洁明了,笔势摇曳多姿,运用对比手法,议论犀利精当,推理清晰严密,充分表现了作者“理融而旨远”的写作特色。
- 作品出处静修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辋川图记》此文作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兵攻伐南宋正急,而南宋封建统治阶级却只图安富尊荣,作出许多丑恶的行为。作者有感于心,为特地提出以品格气节为重,故以王维的《辋川图》为引作此文。
相关诗词
-
王维辋川图
...三郎岁晚欢娱老。阿环姊妹拥华清,朝士宫前谁敢到。右丞脱却尚书履,布袜青鞋弄烟水。蓝田别业堪画图,矮本丹青自游戏。华子冈头辋口庄,湖亭竹馆遥相望。小桥摺转青红窗,树巢历历烟茫茫。栾家濑前两舟上,柳浪一尺清风狂。诗成相与和者谁,我家裴迪无能双。丘...
-
辋川图画阁联
此地惟堪图画障;不妨游更著南华。
-
辋川图为赵明府题
...千古精英疑未死。世人尚友忆遐踪,坐对残缣如对史。此本摹来若有神,见说瀛东郑宗楚。昔人岂曰非吾曹,昔何太逸今何劳。如今纵有辋川在,簿领束缚谁能逃。李唐爱士惜臣下,礼若相怜恩若借。破轨常宽跅弛材,微瑕恐掩连城价。李白沈酣终不废,杜牧疏狂足叫骂。内直...
-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
园图亲画早流传,已是人间五百年。凝碧池头秋句在,当时几负此林泉。
-
百字令·为蒋东孚题其香草居图,蒋工艺兰,无锡人
...居可赋,不须詹尹重卜。却念长水词宗,吴门琴客,遗构同题目。更有高斋传十砚,想象伊人如玉。佳话千秋,清标一例,永峙龙山麓。辋川图画,裴王高咏堪续。
-
踏莎行·题王述庵先生三泖渔庄图
鸥浴明波,烟梳细柳。钓船泊近渔村口。江乡八月泖湖秋,持竿有个诗翁瘦。虎帐谈兵,凤池待漏。归田好是莼鲈候。生绡写遍辋川图,无边清福闲消受。
-
书苏道士江行图后·其三
飘然云鹤老江湖,匠出烟波绝世无。一见昏眸为渠豁,半生空挂辋川图。
-
题辋川图
木兰紫近辛夷坞,芳树高高结翠阴。回首辋川裴迪老,不知谁与伴行吟。
-
辋川图为段中贵题
...石遭逢正非偶。文昌好古居凤城,胸中丘壑千金轻。宋摹唐本此第一,粉黛碌碌难为情。玩芳亭与临湖并,生意满前春烱烱。我欲颜之小辋川,看尽题诗啜新茗。
-
高阳台·柳遇画王玄珠兰雪堂图卷
...,兰堂雪快霞晴。飞燕巢梁,差池几度曾惊。梧桐秋雨铜驼泣,早尘空、金谷无声。剩荒陵。何处垂杨,那里流莺。废园乔木言兵厌,怅辋川图咏,太白诗盟。何日重来,春风拾翠盈盈。平泉花事西州泪,洒閒愁、枉是多情。切眸凝。缨濯沧浪,锦绣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