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背江楼
〔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1)呜咽。
背倚江边楼阁,面对海上新月,听城头角号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1),两行征雁分。
长堤在柳的舞姿中轻轻摇动,小岛在暮烟里渐渐隐没,两行雁群纷飞似离别。
京口(1)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2)。
在那京口渡头,他的归帆已上路,正是花落春暮的时候。
银烛尽,玉绳(1)低,一声村落鸡。
守着燃尽的银烛,看天边渐渐低垂的北斗,听村落一声鸡鸣似把晨曲奏。
小提示:温庭筠《更漏子·背江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更漏子·背江楼》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一说为代言体,写闺中女子的怀远深情;一说是羁旅行役词,为基于个人行旅生活体验的自我抒情之作。全词沿着由夜到晓的时间流程,通过主人公所见、所闻、所感,从景象中透出情感,层次分明,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
- 作品出处花间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更漏子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更漏子·背江楼》此词有“归帆渡”之句,当时飞卿自京口北渡长江归家途中作。会昌元年(841年)春,曾自长安赴吴中旧乡,见《书怀百韵》诗“行役议秦吴”之句及当年春所作《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春尽时在扬州,有所逗留,约深秋时归抵吴中,有《东归有怀》诗可证。会昌二年(842年)春自吴中游越中,约同年秋折返吴中。此词有“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等句,当是会昌三年(843年)暮春自吴中归长安途中所作。
相关诗词
-
更漏子·掌中珠
掌中珠,心中气,爱情岂将容易。花下月,枕前人,此生谁更亲。交颈语,合欢身,便同比目金麟。连绣枕,卧红茵,霜天暖似春。
-
更漏子·求君心
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歌皓齿,舞红筹,花时醉上楼。能婉媚,解娇羞,王孙忍不攀留。唯我恨,未绸缪,相思魂梦愁。
-
更漏子·亸吟鞭
亸吟鞭,欹醉帽。行尽关山古道。霜满地,水平田。雁儿声在天。北沙门,南浦岸。望得眼穿肠断。桐树巷,梦云楼。玉儿应也愁。
-
更漏子·玉箫闲
玉箫闲,清韵咽。人倚画阑愁绝。云恼月,月羞云。半溪梅影昏。恨春风,萧散后。夜夜数残更漏。情悄悄,思依依。天寒一雁飞。
-
更漏子·庭远途程
...,蓦岭涉水,枉费身心。思想厚利高名。谩惹得忧烦,枉度浮生。幸有青松,白云深洞,清闲且乐升平。长是宦游羁思,别离泪满襟。望江乡踪迹,旧游题书,尚自分明。
-
更漏子·柳初眠
柳初眠,花正好。又被雨催风恼。红满地,绿垂堤。杜鹃和恨啼。对残春,消永昼。乍暖乍寒时候。人独自,倚危楼。夕阳多少愁。
-
更漏子·旧欢娱
旧欢娱,新怅望,拥鼻含颦楼上。浓柳翠,晚霞微,江鸥接翼飞。帘半卷,屏斜掩,远岫参差迷眼。歌满耳,酒盈尊,前非不要论。
-
更漏子·金剪刀
金剪刀,青丝发,香墨蛮笺亲札。各粉泪,一时封,此情千万重。垂蓬鬓,尘青镜,已分今生薄命。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
-
更漏子·玉炉烟
玉炉烟,红烛泪,偏对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更漏子·秋水平
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