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诗一开始就展开具体形象的画面:宫中,一个暮春的清晨,宫女徘徊于桃树下,看看“树头”,花朵越来越稀;“树底”则满地“残红”。这景象使她们感到惆怅,于是一片一片拾掇起狼藉的花瓣,一边拾,一边怨,怨东风的薄情,叹桃花的薄命……。在古典诗歌中,伤春惜花,常与年华逝去,或受到摧残联系在一起的。如“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宫人的惜花恨风,只是自觉不自觉地移情于物罢了,也隐含着对自身薄命的嗟伤。
诗上下联间有一个转折。从“觅残红”突然想到“桃花贪结子”,意境进了一层。《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用桃花结子来暗示女子出嫁,此诗“桃花贪结子”一样具强烈的暗示性。桃花结子是自然的、合理的,人也一样。然而封建时代的宫女,连开花结子的桃花都不如,写“桃花贪结子”,就深深暗示出宫女难言的隐衷和痛苦。
到这里,读者会感到宫女惜花的心情渐渐消逝,代之以另一种情绪,这就是羡花、乃至妒花了。从惜花恨风到羡花妒花,是诗情的转折,也就是“在委曲深 挚中别有顿挫”(《石洲诗话》)。这一顿挫,使诗情发生跳跃,意境为之深化。如果说仅仅从惜花恨风,读者还难以分辨宫女之怨与洛阳女儿之怨的不同;那么,这羡花妒花的情绪,就把二者完全区别开来,写出了人物感情的个性,赋与形象以深度与厚度了。同时,这一转折又合乎生活逻辑,过渡自然:桃花被五更风吹散、吹落,引起宫女们的怜惜和怨恨,她们把桃花比为自己,同有一种沦落之感;但桃花凋谢了会结出甘美的果实来,这又自然勾起宫女的羡艳、妒嫉了。但诗人的运笔不这样直截表达,却说是桃花因“贪”结子而自愿凋谢,花谢并非“五更风”扫落之过。措词委婉,突出了桃花有结子的自由,也就是突出了宫女命运的大可怨恨。此诗就生动形象地通过宫女的思想活动的景物化,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反人道的现实。
王建《宫词》以白描见长,语言平易清新。此诗近于口语,并适当运用重叠修辞,念来琅琅上口,具有民歌风调。尤其因为在明快中见委曲,于流利中寓顿挫,便成为宫词中百里挑一的佳作。
相关诗词
-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九十五》拼音版
班娘才退赵姬升,卖赋还闻聘茂陵。一任君恩他处暖,妾心元在玉壶冰。
-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四》拼音版
黄门紫诏下蒿莱,一札风雷众正开。四海倾心比葵藿,黄金已报筑燕台。
-
《宫词一百首·其八十一》拼音版
寿星频见大河清,宫殿金芝产九茎。乐府词臣初应制,敕催院使按新声。
-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八十九》拼音版
大骂迎春耕籍田,三农九扈颂丰年。新雷隐隐随鸾辂,龙衮犹沾绿野烟。
-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八十八》拼音版
骊岫登高辇路长,行宫九日赐萸囊。莫言啼鴂芳菲尽,黄菊丛兰各佔香。
-
《宫词一百首·其三十三》拼音版
夜深刀尺烛花殷,九月边衣诏内颁。不合题诗落寒絮,宫愁传遍玉门关。
-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三十九》拼音版
桂宫初见羽旗还,愿乞馀丹驻妾颜。不惜妾颜薄西日,长承君寿比南山。
-
《宫词一百首·其四十九》拼音版
诏点伶官又采诗,谱翻奇调学来迟。新词半是龙标尉,舞向歌前合《柘枝》。
-
《宫词一百首·其三十九》拼音版
外庭公事近金稀,琅钮金跗试墨池。清景殿前春昼永,百篇书事写新诗。
-
《宫词一百首·其九》拼音版
十五传歌隶太常,寿阳公主教新妆。朝来试弄琅玕笛,零落梅花玳瑁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