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
〔宋〕
太史(1)琐窗云雨垂,试开(3)三马(4)拂蛛丝。
在宫中,太史苏辙居住的地方,打开很久不见天日的三马图画卷,将上面的灰尘蛛丝慢慢抹去,窗外,白云西垂。
李侯(1)写影(2)韩干墨,自有笔如沙画锥(3)。
李公麟此时正在临摹唐代著名画家韩斡的《三马图》,他的笔法遒劲有力,就好像用尖锥利器在平沙地上刻画一般。
绝尘超日精爽紧,若失其一望路驰。
他笔下的马精神焕发,奔跑起来像风一样,每一匹马都神情专注,只顾在路上向前奔驰,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马官不语臂指挥,乃知仗下(1)非新(2)羁。
马官一句话也不说,只用手臂做手势,指挥骏马,我这才明白这些立仗马训练有素,而不是新养的马可以与之相比的。
吾尝览观(1)在坰(2)马,驽骀(3)成列无权奇(4)。
我曾经观看过那些处在郊野中的马,那些马都是劣马,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
缅怀(1)胡沙(2)英妙质(3),一雄可将千万雌。
我十分怀念西城沙漠之地的那些雄婆英发的骏马,它们当中一匹骏马可以统率十万匹的平常马。
决非皂枥(1)所成就,天骥生驹人得之。
这样的骏马可不是在槽枥之间饲养就可以得到的,那是天上的神骥生出的马驹被人们所得到。
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现在,以千金买良驹这样的事情早就没有了,有才能的士人有时候连五张羊皮都比不上。
李侯画隐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误知。
李公麟官位低下,以绘画作为隐居,他一开始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画家,他多才多艺但大家却只知道他是一位画师。
戏弄丹青(1)聊卒岁(2),身如阅世老禅师。
因此他干脆以作画为游戏,聊以度日,闲暇的日子就如一位老禅师,参禅阅世,用以消磨时光。
小提示: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以咏马为主题,但其真实含意却是表达人才不够重用的悲哀。诗人把马的神态和姿势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 作品出处山谷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1087年
创作背景
《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此诗作于元祐二年(1087),黄庭坚当时与苏轼、苏辙等都在京师任职。当时,李公麟应苏轼之请临摹了唐代著名画家韩干的三马图,苏辙为这幅图作诗,黄庭坚步苏辙诗韵而作此诗。
相关诗词
-
题李伯时飞骑习射图
飞毬饮羽柳如截,马气横生人更杰。不作游观御宝津,骑战还应一当百。天家行乐少人知,龙眠属从天上归。意象惨淡研精微,曹霸以来无此奇。壮夫披图双泪垂,时危那得生致之。
-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明皇览镜妃子剪鬟
不复青铜照瘁颜,耄荒从谏若移山。只将女子论贤否,陶母当时亦剪鬟。
-
题李伯时画归去来图
渊明诗成无色画,龙眠画出无声诗。两公恐是前后身,二妙略殊今昔时。我顷诵诗不知处,今乃按图俱得之。当时想见归意好,扁舟飏水风吹衣。壶觞未饮入室酒,玉色先见迎门儿。岂无故老说情话,尚有残菊依东篱。云归鸟倦自有意,欲辩已忘谁复知。龙眠得之心应手,笔所到处心相随。僮奴似有傲世色,草木亦带烟霞姿。痴儿方办公家事,此老自挟南亩犁。人生异趣岂不远,心如铁石终难移。我今此意不自事,老去见画空惭非。
-
为孙同签瓒题赵子昂马
画马当年李伯时,长怀鲁直子瞻诗。
-
为徐企题李伯时马
此画良真李伯时,形容飞动卒难诗。
-
题李伯时赤脚仙
可是驴蹄复马蹄,忍将玉雪污污泥。世情巇险君知否,满地人间铁蒺藜。
-
题李伯时飞骑习射图
...彩毬轻,闪烁眩转如奔星。弦头霹雳起马脚,回看一箭落欃枪。乌纱帽稳春衫薄,交鞯焕烂青丝络。千步场深隔九关,毕景驰驱有馀乐。李侯应奉随春官,日晏归穿卫士班。平生抵死怜神骏,绝艺那能不细看。不学阎公伏池侧,仓皇丹粉供宣索。他年乘兴试追寻,妙处祇须凭...
-
跋李伯时画李元通随虎图三首·其一
华严宝轴挂於菟,笑问翻经有地无。引下福山三十里,不应老马独知涂。
-
跋李伯时画李元通随虎图三首·其三
素幅工传长者真,龙眠端恐是前身。只留散带经行影,不貌供斋两玉人。
-
题徐商叟所藏李伯时四天王图
龙眠有巧手,幻出汗血驹。老衲或戒之,回向心地初。遂画白衣仙,蕲与梵释俱。北方四天王,亦附瞿昙居。杂以马龙像,宿习终未除。四王名字异,且复形状殊。信者谓其有,疑者意其无。荡荡天门高,谁能凌空虚。何以信不疑,取诸贝叶书。子不语怪神,从释恐畔儒。语之且不可,笔之其可乎。因画议及此,于公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