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颂·那
〔先秦〕
猗与(1)那与!置(2)我鞉鼓(3)。
好盛美啊好繁富,在我堂上放立鼓。
奏鼓简简(1),衎(2)我烈祖(3)。
敲起鼓来响咚咚,令我祖宗多欢愉。
汤孙(1)奏假(2),绥(3)我思成(4)。
商汤之孙正祭祀,赐我成功祈先祖。
鞉鼓渊渊(1),嘒嘒(2)管(3)声。
打起立鼓蓬蓬响,吹奏管乐声呜呜。
既和且平,依(1)我磬(2)声。
曲调和谐音清平,磬声节乐有起伏。
於(1)赫(2)汤孙!穆穆(3)厥声。
商汤之孙真显赫,音乐和美又庄肃。
庸(1)鼓有斁(2),万舞(3)有奕(4)。
钟鼓洪亮一齐鸣,场面盛大看万舞。
我有嘉客,亦不夷怿(1)。
我有助祭好宾客,无不欢欣在一处。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1)。
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
温恭(1)朝夕(2),执事(3)有恪(4)。
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
顾(1)予烝尝(2),汤孙之将(3)。
敬请先祖纳祭品,商汤子孙天佑助。
小提示:诗经《商颂·那》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商颂·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殷商后裔宋国统治阶级所保存下来祭祀先祖的乐歌,纯属统治阶级颂扬奴隶主功业的宗庙乐章,主要表现的是祭祀祖先时的音乐舞蹈活动,以乐舞的盛大来表示对先祖的尊崇,以此求取祖先之神的庇护佑助。全诗一章,共二十二句,可分三层。一层六句,言奏鼓乐祖,祈求赐福;二层十句,极陈乐舞之盛美;三层六句,进一步表现对先祖的敬仰之情,总括全诗,结束祭词。此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虚写先祖的功业,实写祭祀乐舞之盛,语言生动形象,声调和谐优美。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那》是《商颂》的第一篇,同《商颂》中的其他几篇一样,都是殷商后代祭祀先祖的颂歌。关于其成诗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成于商代,另一说则认为成于东周宋时。
相关诗词
-
汶上对月闻笛作商调哀切命船人度曲为和因赋醉歌
...但见急管哀中天。冯夷听曲波面出,杨柳乱落西风前。酒酣月落歌未已,陇思江情嗒然起。未挂姓名玉策上,愿添海水金樽里。人生合欢那可测,有似大海翻萍叶。回首亲朋各别离,岂无江汉通舟楫。流光过鸟不复驻,达官好爵身之蠹。况乃豺狼横地轴,何限骅骝窘天步。竹...
-
颂古十一首·其十
地藏栽田博饭,大似饥过心荒。听它三三两两,佛法浩浩商量。杓柄那知有短长。
-
颂古一百首·其八十九
拟从险处放身时,那个商量不皱眉。不动毫芒亲到底,眼睛皮绽盖须弥。
-
庄子·杂篇·(6)让王
...不忍为也。”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
-
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裴公有仙标,拔俗数千丈。澹荡沧洲云,飘飖紫霞想。剖竹商洛间,政成心已闲。萧条出世表,冥寂闭玄关。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褰帷对云峰,扬袂指松雪。暂出东城边,遂游西岩前。横天耸...
-
纥那曲·杨柳郁青青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
夜闻商人船中筝
大艑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
-
入商山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
-
商州客舍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