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其二
〔宋〕
草草官军渡(1),悠悠(2)敌骑旋(3)。
皇家军渡江南逃慌慌张张,敌骑兵跟踪追击趾高气扬。
方尝勾践胆(1),已补女娲天(2)。
学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仇,效女娲炼石补天重振朝纲。
诸将(1)争阴拱(2),苍生(3)忍倒悬(4)。
诸将领拥兵自重袖手观望,众百姓苦若倒悬倍遭灾殃。
乾坤满群盗(1),何日是归(2)年。
普天下盗贼遍野烧杀掠抢,何日能收复失地重返家乡?
小提示:汪藻《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是南宋诗人汪藻创作的五言律诗。诗歌首联中的“草草”凸显了宋军渡江南窜仓促慌乱的狼狈相,“悠悠”极写敌人骑兵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的骄态。两个叠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表现了作者对于懦弱官军的失望、对嚣张敌人的憎恨。此诗反映了官军腐败无能自私、敌人猖狂侵扰、人民生活痛苦、天下混乱一片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对金兵的无比痛恨、对宋朝统治者的强烈谴责、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建炎四年(1130)下半年。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金兵大举南下,攻陷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十二月攻陷常州(今江苏常州市)。继而破江东诸郡,挥戈直抵越中。建炎四年(1130)正月,宋高宗赵构乘船沿海南逃,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失陷。“靖康之乱”后费尽艰辛建立起来的南宋王朝,顿时岌岌可危,江南百姓遭受空前劫难。由于韩世忠、岳飞等爱国将领率兵还击,五月,迫使金兵退回到江北。当时,汪藻正在朝中任职。他看到国难当头,百姓惨遭涂炭,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虑和愤慨,写下了《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这首忧国感时的诗篇。
相关诗词
-
自过江至常州府杂咏四首·其二
爱竹为长绿,南方已满林。乔松分路侧,并作映江浔。
-
哭沈太史君典四首·其二
游虽燕市酒人来,书是西京贾傅才。一自敬亭星殒后,沧江鸿雁不胜哀。
-
追赠族侄四首·其二
经理宗祠数十年,精诚致享孝居先。膳堂庖舍增宽敞,后起贤能得卸肩。
-
寄罗浮庞镇卿四首·其二
读易山中暮复朝,野烟收尽即青霄。凭君一上飞云嵿,旧有仙人剑化桥。
-
杂言送延平朱使君十三首·其二
使君金闺彦,英气横四海。钟悬抱洪音,剑动发殊采。文林千秋契,宦辙一朝改。风江波鳞鳞,行舟何处在。
-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四首·其二
宫槐陌上冻痕斑,乱飐西风不更还。辜负当年培植意,浪随流水到人间。
-
送马博士奉使还朝四首·其二
西风暂许季鹰回,雪里莼鲈负酒杯。烟火万家谁寄目,凭君为上粤王台。
-
题书折枝梅寄冯元用叔侄二首·其二
梅花村里昔曾栖,千树琼瑶翠羽啼。君见江东一枝雪,忆余携手铁桥西。
-
用陈和父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其二
亭高未涉意先申,五马同来却报春。一笑孰知今在旅,兹游端不厌居尘。分张好景因人重,排拶佳篇逐日新。我是东州西上客,也来吟作社中人。
-
八月十六日张伯常见访赏月四首·其二
老来尤喜见朋游,况是才名第一流。今日偶逢甘共醉,他年相忆苦三秋。高吟洒落过千首,遗爱深浓在几州。我亦官閒少拘检,留连宁复问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