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
〔宋〕
森森直干百余寻(1),高入青冥(2)不附林。
古松枝干高耸,有八百多尺,直上青天,迥然超出众木。
万壑(1)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山谷里吹来的风,使古松在晩上发出响声,明月照着古松,在地上投下一片阴影。
岂因粪壤(1)栽培力,自得乾坤(2)造化(3)心。
古松长得这样高大,并不是人工用肥料栽培的结果,而是大自然的创造化育。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2)勿相侵。
要是国家朝廷宗庙缺少良材,就当被取用,只是没有优良的工匠就不要砍伐它啊。
小提示:王安石《古松》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古松》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即写古松的茂盛与高耸,且独立丛林之外;颔联拓开背景,千山万壑,风生月照,渲染衬托,突出形象;颈联议论,看似代古松发言,实则是说古松秉天地之心,立身纯洁;尾联说古松材为世出,正逢廊庙需求之际,然而,若无良匠,其他人就不要随意采伐了。此篇所写古松,形象高俊,立身纯洁,既具献身精神,有具处世理性,确是诗人自我写照。此诗艺术形象鲜明,从高、低、远、近等多种角度来描绘古松,视觉的移动面极宽,又加上风响、月照等等,使画面繁复而又清晰可赏。
- 作品出处临川先生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诸家未定此篇作年,当作于熙宁(1068-1077)以前。据传,德安(今属江西)名士王韶(1030-1081)曾为东林寺内古松赋诗一首:“绿皮皱剥玉嶙峋,高节分明是古人。解与乾坤生气概,几因风雨长精神。装添景物年年别,捭阖穹愁日日新。惟有碧霄云里月,共君孤影最乡亲。”王安石游庐山,见诗,甚爱之,因和诗一首云云。此松为东晋高僧慧远亲手植于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内。二松矗立,苍劲挺拔,气势不凡。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任提点江西刑狱,按临潘阳,曾召王令来会,可能同游庐山,得见王韶之作,遂有此诗。王令有《大松》诗:“十寻瘦干三冬绿,一亩浓阴六月清。莫谓世材难见用,须知天意不徒生。长蛟老蜃空中影,骤雨惊雷半夜声。却笑五株乔岳下,肯将直节事秦嬴。”疑即此时之作。
另一说,谓王安石游湖北罗田天堂寨(大别山主峰)下之降风殿,见殿后古松,遂赋此诗。
相关诗词
-
松棚
...暍欲死,犹幸春来能忍饥。长夏因仍作凉计,中庭始架青松枝。门前催租急非缓,国中遗诰安若危。贫无输官尚自可,忠欲输君今已迟。风来萧萧悲益甚,日远茫茫愁不知。谁谓身闲得放逸,家国一体人弗思。云开空山久阙雨,蝉噪古木还迎曦。松枝松枝绿差差,吾忍坐卧来乐斯。
-
肃武亲王墓前古松歌
...树,郁勃时藉风悲号。枝干周围六十丈,礌砢未肯扶摇上。俨然广厦万间庇,岂藉飞涛半空响。松山战罢搜松材,此树曾盟带砺来。盘拿直学虬龙走,灵爽将疑幢盖开。中间却有凌云势,兀傲不受鬼神制。百尺以上若楼耸,五步之内已绿闭。偃蹇...
-
慈仁寺古松歌
前年屡憩慈仁寺,古松苍翠流云气。高枝偃盖撑晴空。低枝攫拿捎厚地。青天忽诧蛟龙蟠,赤日只疑风雨至。今年重到慈仁来,苍皮惨裂枯干摧。一株已遭斤斧伐,一株仅存神郁屈。倔强尚与夔?争,爱惜或愁雷雨拔。其余四株稍葱茜,青青翻是寻常质。我闻此松植自金元年,胡为摧...
-
孝松为故华亭贰尹吴君赋
君昔哦松古华亭,我方挟书游县城。流风善政尚能忆,未省至孝通神明。郎君京华报君讣,握手道边双涕横。潜光隐德有如此,如君岂独堪为丞。乾坤茫茫日月速,斯人已复从先茔。茔前郁郁万松树,总是君手栽培成。乡人重君不忍斥,指点苍翠歌仪刑。秋霜春雨几悲怆,大篇长句...
-
松云
吴山有松树,托迹岩之阿。下根长茯苓,上枝缠女萝。白云一片生无心,随风远来松树林。朝焉暮焉不飞去,五亩遂尔繁清阴。世称后凋惟古松,古松盘屈犹苍龙。阴阳气物自能感,云兮龙兮自相从。日轮皎皎晴吴天,江河水□无深渊。田畴禾稻枯欲死,赖尔为雨成礼年。
-
祝英台近·古松阴
古松阴,幽涧底,流水漱山股。红叶寒烟,飞鸟自来去。苍茫草界羊踪,霜封樵径,石头滑、舆夫相语。酌清俎,穿林瑟瑟风吹,阴崖望堆素...
-
从化县斋有古松一株见而叹之
古松一树愁拘束,生长县斋非空谷。
-
道傍古松
寒流石上一株松,一半死皮藏蠹虫。石马双双当古树,厖眉书客感秋蓬。
-
官道古松
翠旌绿纛夹车轮,龙作长身铁作鳞。莫笑道傍数松树,古来老却几官人。
-
古松歌
山中草木知何数,独爱庵西古松树。千岁老鹤巢其巅,根有茯苓心不蠹。秋来是物皆摇落,此君劲色还如故。尝间无用乃全生,却恐身为材所误。最好无过是樗散,一生不入良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