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壬申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诗,收录于《全唐诗》。这首诗是诗人托杜惊转致令狐的失望之作。这首诗一言已渡河矣。二惟恐其晚。三、四是初渡景。五、六一夕之内所见。末句深怪严老头子识灵槎而多管闲事。全诗写织女珍重佳期,以织女自况,以牵牛比喻牛党,令狐绚。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壬申七夕》这首诗是大中六年(852)七夕作的,是诗人托杜惊转致令狐的失望之作。
相关诗词
-
《六么令·夷则宫七夕》拼音版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云梁千尺。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今夕何夕。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
《七夕二首·其一》拼音版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
《七夕》拼音版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
《七夕赋》拼音版
...仞,楼兮百常。拂花筵而惨恻,披叶序而徜徉。结遥情于汉陌,飞永睇于霞庄。想佳人兮如在,怨灵欢兮不扬;促遥悲于四运,咏遗歌于七襄。于是虬檐晚静,鱼扃夜饬。忘帝子之光华,下君王之颜色。握犀管,展鱼笺,顾执事,招仲宣。仲宣跪而称曰:“臣闻九变无津,三灵...
-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拼音版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
《七夕》拼音版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
《七夕》拼音版
七夕相逢说牛女,晋魏以来传乐府。
-
《七夕永叔内翰遗郑州新酒言值内直不暇相邀》拼音版
诘朝持郑酝,向夕望星津。
-
《七夕咏怀》拼音版
织女无耻羞,年年嫁牵牛。牵牛苦娶妇,娶妇不解留。来往一夕光,奕奕河汉秋。轻传人世巧,未知何时休。喜鹊头无毛,截云驾车辀。老鸦少斟酌,死欲同造舟。明月不到晓,是夜曲如钩。天意与物理,注错将何求。尝闻阮家儿,犊鼻竹竿头。人生自有分,岂愧曝衣楼。
-
《七夕有感》拼音版
去年此夕肝肠绝,岁月凄凉百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