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祭文
〔魏晋〕
岁惟(19)(1)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2),鸿雁(3)于(4)征(5),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22)(21)馆(6),永归于(4)本宅(7)。故人(20)(8)凄其(9)相(10)悲,同祖行(11)于(4)今夕。羞(12)以嘉蔬,荐(13)以清酌(14)。候(15)颜已冥(16),聆(17)音愈漠(18)。呜呼哀哉!
现在是丁卯年九月,天气寒冷,秋夜漫长,景象萧条冷落,大雁南飞,草木枯黄凋零。陶子将要辞别这暂时寄居的人世,永远回到自己本来的住处。亲友们怀着凄伤悲哀的心情,今晚一道来祭奠我的亡灵,为我送行。他们为我供上了新鲜的果蔬,斟上了清酒。看看我的容颜,已是模糊不清;听听我的声音,更是寂静无声。悲痛啊,悲痛!
茫茫大块(2),悠悠高旻,是(3)生万物,余得为人(30)。自余为人(30),逢运(4)之(32)(31)贫,箪瓢(5)屡罄,絺绤冬陈(6)。含欢谷汲(7),行歌(8)负薪,翳翳柴门(9),事(11)我宵晨(12)(10),春秋代谢(13),有务(14)中园(15),载(16)耘(17)载(16)籽,乃(19)育乃(19)繁(18)。欣以素牍,和(20)以七弦(21)。冬曝其(1)日,夏濯其(1)泉。勤靡(23)余劳(22),心有常(24)闲(25)。乐天(26)委分(28)(27),以至百年(29)。
茫茫大地,悠悠高天,你们生育了万物,我也得以降生人间。自从我成为一个人,就遭遇到家境贫困的命运,饭筐水瓢里常常是空无一物,冬天里还穿着夏季的葛布衣服。可我仍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背着柴火时还边走边唱,在昏暗简陋的茅舍中,一天到晚我忙碌不停。从春到秋。田园中总是有活可干,又是除草又是培土,作物不断滋生繁衍。捧起书籍,心中欣欢;弹起琴弦,一片和谐。冬天晒晒太阳,夏天沐浴于清泉。辛勤耕作,不遗余力,心中总是悠闲自在。乐从天道的安排,听任命运的支配,就这样度过一生。
惟(5)(1)此百年(4),夫(6)人(7)爱之(31)(30),惧彼(8)无成(9),愒日惜时。存(29)(11)为世珍(10),殁(12)亦见思(13)。嗟我独迈(15)(14),曾(16)是(2)异(28)兹(17)。宠非己荣(18),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3)知命,畴能罔(19)眷(20)。余今斯(21)化(22),可以无恨。寿涉(23)百龄(24),身慕肥遁(26)(25),从老得终(27),奚所复恋!
这人生一世,人人爱惜它,唯恐一生不能有所成就,格外珍惜时光。生前为世人所尊重,死后被世人所思念。可叹我自己独行其是,竟是与众不同。我不以受到宠爱为荣耀,污浊的社会岂能把我染黑?身居陋室,意气傲然,饮酒赋诗。我识运知命,所以能无所顾念。今日我这样死去,可说是没有遗恨了。我已至老年,仍依恋着退隐的生活,既以年老而得善终,还又有什么值得留恋!
寒暑愈迈(4),亡(5)既异(6)存(7)(3),外姻(8)晨来,良友宵奔(9),葬之(24)(10)中野(11),以安其(1)魂。窅窅我行,萧萧(12)墓门,奢耻宋臣(13),俭笑王孙(14),廓(15)兮已灭,慨焉已遐(16),不封(17)不树(18),日月遂过。匪(19)贵前誉(20),孰(21)重后歌(22)?人(2)生实难,死如之(24)(10)何?呜呼哀哉!
岁月流逝,死既不同于生,亲戚们清晨便来吊唁,好友们连夜前来奔丧,将我葬在荒野之中,让我的灵魂得以安宁。我走向幽冥,萧萧的风声吹拂着墓门,我以宋国桓魋那样奢侈的墓葬而感到羞耻,以汉代杨王孙那过于简陋的墓葬而感到可笑。墓地空阔,万事已灭,可叹我已远逝,既不垒高坟,也不在墓边植树,时光自会流逝。既不以生前的美誉为贵,谁还会看重那死后的歌颂呢?人生道路实在艰难,可人死之后又能怎样呢?悲痛啊,悲痛!
小提示:陶渊明《自祭文》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自祭文》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为自己所做的一篇祭文。在这篇祭文中,作者对自己的生活情状、性格志趣和人生理想作了总结性的抒写。在作者看来,人要长有欢乐,必须乐天委分,也即顺应自然,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做到赏不为喜、罚不为忧,享清明之心境而无物欲之牵累。此文在写法上受祭文这一文体的限制,通篇用简短的四字句,杂以五字、六字、八字句,虽置辞简赅,但意象生动,含蕴丰富,且句中多次换韵,整齐中见变动,使文章显得潇洒飞动。此文情感真朴,文风茂实。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祭文
- 创作年代南朝宋
创作背景
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9月,是时诗人陶渊明63岁,诗人有感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总结归纳自己的人生,也旨在表达自己脱俗的节操,便为自己写下了这篇祭文。三个月后,诗人逝世。
相关诗词
-
重祭柳员外文
呜呼!自君之没,行已八月。每一念至,忽忽犹疑。今以丧来,使我临哭。安知世上,真有此事!既不可赎,翻哀独生。呜呼!出人之才,竟无施...
-
祭岳回重赠孟都督
封作天齐王,清祠太山下。鲁公秋赛毕,晓日回高驾。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自矜文武足,一醉寒溪夜。
-
祭姪季明文稿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
-
俳体戏书二首·其一
拟训诸郎业典坟,浪嗔众富醉红裙。千金子拥三千客,万户侯提百万军。带索荣公知不羡,饮瓢颜子定无闻。渊明肯仰宣明面,早办棺前自祭文。
-
甲子冬偶书
云东乱定少新知,江左书来有跛儿。才尽罢为文自祭,醒狂宁要锸相随。天家青女催衣急,漏水金人上箭迟。却喜故妻原上树,十年羁羽托深枝。
-
七十翁五言十首·其四
瘴疠金蚕毒,干戈铁马群。一生逃万死,百岁仅三分。遑恤恒饥子,姑留自祭文。醺醺人笑我,方寸不醺醺。
-
次韵曹清父营生坟追和范石湖韵四首·其一
桑榆未迫尚东隅,诸子盈前返哺乌。早检青囊营□□,□□丹灶著工夫。无生话可忘言了,自祭文能信手摸。□□□年未遑办,一抔□□□良图。
-
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其一
閒忆山中一片云,归欤莫待草风薰。老身岂可为形役,俗语何堪著耳闻。乍醉乍醒终郁郁,孰非孰是几纷纷。颠寒踣饿男儿事,已办渊明自祭文。
-
仲丁祭文庙
扶植纲常百代陈,天将夫子觉斯民。帝王师法成隆治,兆庶遵由臻至淳。道统常垂今与古,文明共仰圣而神。功能溯自生民后,地辟天开第一人。
-
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寺
...。心犹水鉴,函景内照。名若振炎,摅光外耀。相彼水鉴,民胥攸临。矧曰明德,人谁弗钦。写我采颐,即尔澄心。义隆自古,好邈在今。大人有作,兴云自天。之子于升,亦跃于渊。景曳清霄,响发鸣弦。义问弘集,淑风载鲜。企予朔都,非子孰念。岂无弱翰,才不克赡。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