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山阴县事阳坡周君先大夫裕州旧治也余以使事至得缔交述先大夫均田之绩父老至今颂之周旋浃月言别黯然赋以志谢
〔明〕
丈夫重意气,结交自东因。
接栋成暌隔,千里如比邻。
相知无久暂,此义难重陈。
余忝驰驱吏,君属封疆臣。
一朝幸遇合,片言意各申。
忻羡美无度,标韵邈殊伦。
胡威励清操,宓子政化淳。
增秩宠循良,借寇慰编民。
闻君桑梓乡,先烈炳若新。
永言勿剪诗,阡陌思逡巡。
畴昔通家好,今看肝胆真。
世态媚颜色,雅道久沉沦。勉■策前路,芳躅追古人。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真]韵
- 创作年代明代
削籍东归留别秣陵诸相知·其三
奉使南归出都门
霍公默留榻新斋索题斋额余以主人不饮而嗜茶为题曰醉茗而系之以歌
屏居山中忽闻先帝宾天不胜哀感恭赋以志攀髯之恋·其二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三
乾元遇李一了江文谷二隐者
相关诗词
-
祀马将军竹枝辞·松山父老至今思
松山父老至今思,尝问将军归不归。岩头草木成戈戟,雨后溪声听鼓鼙。
-
余以使事出至蓟门时事大变明卿被谪
倏忽精灵变,浮生未可几。
-
予十一月甲申以使来武冈坐茅茨之室逼闾阎之陋无故人往来之乐怀羁旅不足之情于是有游古山之寺在县西十五里而山水俊拔深秀亦有可爱
...童晴出牧,妇女晚归樵。樵髻骑吹笛,斑衣行踏谣。封疆连五岭,习俗带三苗。狐鼠藏溪老,豺狼脱洞骄。今当蒙润泽,久已静氛妖。歌舞随乡地,耕桑托圣朝。威仪欣用夏,姓氏耻称猺。僧至不千里,寺名非一朝。小亭浮草莽,高阁出苕荛。泉细能沾润,峰危欲动摇。会观禅味...
-
八声甘州·自王家无怨住襄城
自王家无怨住襄城,世总生贤。似谢阶兰玉,马庭梧竹,一一堪怜。富贵关人何事,且问此何缘。又踏前朝脚,领蜀山川。点检重关复阁,尚甘棠匝地,乔木参天。中兴规画,父老至今传。六十年、山河未改,只芳菲、不断紧相联。相将又,参陪宰席,还似当年。
-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三·五里著鞭
南北分岐西复东,纷纷车骑往来通。五更饭客山厨月,千里游人酒肆风。老马怯行犹泄泄,怀人多事苦匆匆。眼中京郭烟云远,那得寻花问柳同。
-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四·双桥景色
双桥下马路傍叉,物色风光各可誇。松径拂云连墓道,柳阴傍水到人家。幽幽古寺幽幽趣,个个闲僧个个嘉。烟绕粉墙高著眼,是谁□里万株花。
-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二·太平起马
月落钟声闻古寺,鸦惊乱起绕禅宫。烟横马首平原绿,云出山尖晓日红。草色未乾花底露,柳阴初起帽檐风。游人惯见频来往,夹道儿童也笑公。
-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一·太平晓会
钟动禅房向晓开,草阶凝露湿莓苔。古槐叶嫩飞虫落,老柳皮枯惹蠹胎。犬为识人先掉尾,僧逢熟客且留杯。从容我对头陀说,还有同袍马上来。
-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六·高密驻马
漠漠春云覆浅沙,谁传消息到禅家。通州客子方驰马,高密老僧先煮茶。爱客供传新熟果,悦人都是有名花。从今洗尽尘埃眼,付与风光管物华。
-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五·花园玩赏
经过莫厌我频来,松径连云古峒开。一榻风烟供睡卧,数株红紫可徘徊。家童先我供茶碗,羽客留人共酒杯。旁有一门通物外,花枝临水小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