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

两汉 诸葛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夫君子(1)之行,(2)修身(3),俭以养德(4)。非淡泊(5)无以明志(6),非宁(2)无以致远(8)。夫学须(2)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9),非志无以(10)学。淫慢(11)则不能励精(12)险躁(13)则不能治性(14)年与时驰(15),意与日去(16),遂(10)枯落,多不接世(18),悲守穷庐(19)将复何及(20)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小提示:诸葛亮《诫子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创作背景

《诫子书》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诸葛亮

诸葛亮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时称为“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著有《诸葛亮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