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图
〔明〕
女奴(2)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
宫中侍女搀扶醉酒的妃嫔踏着生着苍苔的花径,在明月的照耀下正从西园侍宴上回来。
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1)?
身旁的小狗隔着花丛在吠叫着,这么深的夜里又在这么严的宫禁中有谁会来到宫中呢?
小提示:高启《宫女图》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宫女图》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仕女画的小诗。画面上可能是画有一位妃嫔身份的女子,在宫中侍女的搀扶下,从皇宫的花园里,踏着明月下生满苍苔的花径走来,而身旁的小狗向着花丛作叫唤状。诗人根据画面所描绘的情景展开了想象,并表现了独特的感受。全诗用委婉含蓄的笔调,从一个侧面讽刺了宫中生活的荒淫无度,微言婉讽,辞采秀逸,有唐人风韵。
- 作品别称题宫女图
- 作品出处高青丘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创作背景
按照《明史》的说法,洪武初,高启与同县人谢徽被举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复命教授诸王”。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御阙楼,擢高启为户部侍郎,“启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先是,“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嗛之未发也”。此时的高启还如此不识趣,可能当时朱元璋就动了杀念,但他终于忍了下去,并“赐白金放归”。钱谦益在《列朝诗集·高太史启》中引《吴中野史》说,高启所作讽刺之诗为《宫女图》。钱氏还引明太祖《昭示录》及胡美、李善长罪状为证。依钱氏所解,朱元璋灭陈友谅后并收其姬妾,被胡美、李善长子侄所窥觇,有所染指,宫廷之事暧昧,诗意或许为此而发。
对于这桩公案,早有学者提出怀疑。洪武年间的李志光为高启作传时,仅云:“启谢事归里,适魏观守苏,甚礼遇启。启不得已,为其上客,遂连蹇以死。”李志光是高启生前好友,假如高启曾作宫词暗讽后宫并因此遭忌,李志光不可能毫不知情。清人汪端在《明三十家诗选·高启诗评》中云:“虞山谓(启)以《宫女图》诗触太祖怒,假手魏守之狱,因引《昭示录》及豫章侯胡美罪状为证……然按《明史·胡美传》,洪武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携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并伏诛。考其时,距青丘亡已十余载,则因诗而死之说,尤为无稽。”清人金檀在《高青丘年谱》中说:“豫章侯事发为洪武十七年,据先生没已几及十载,李氏诸小侯之案,因胡惟庸事败后再为人续告,既而一并发露,事在洪武二十三年,去豫章侯又七八年,安有预知诗之为讽乎?知之将根究之,而豫章父子,韩国诸雏之难免,又岂待十年以后及胡案之发哉。”朱彝尊以为此诗是讽刺元朝最后一个皇帝顺帝的,这也可聊备一说。
相关诗词
-
金神夜猎图二首·其二
后宫婵娟玉女,自鞚八尺飞龙。两两鸣鞭争导,绿云斜坠春风。
-
梧桐士女图
厌厌微步出深宫,露湿红绡怯晚风。争信长门今夜月,肯分清影照梧桐。
-
题冯子振横幅荷花图
水殿风生酒力微,三千宫女绿荷衣。美人应妒花随去,月上瑶阶未肯归。
-
三香图为邓师德作
...风捲林林叶稀。江郊岁晚断行客,茅屋处处扃柴扉。乾坤造化出太极,生物有意随春辉。罗浮美人玉为骨,洛浦仙子云作衣。樊姬亦是楚宫女,风度脉脉情依依。月明解后喜相遇,佩带绾结垂珠玑。娉婷谁兄复谁弟,涪翁诗句誇精微。东方欲白大星没,相与一笑浑忘归。
-
蝶恋花·十叠前韵单题叶御衣黄图中女盘临师曾本并遗墨也
旧时宫衣梭似凤。剪上花枝,夜永并刀冻。更屑沉檀香到梦。朝来催动看花鞚。贵色不因多叶重。肯似杨花,轻与邻翁送。翰墨传芳闺阁共。题名待补湖山缝。
-
梧桐仕女图为钱孟实题
兰膏腻滑金钗溜,绣带斜分亸香袖。锁窗睡起思娇慵,练裙六幅湘波皱。月转虚檐风满林,碧云迢递银河深。香尘不到袜罗冷,下阶踏碎梧桐阴。梧桐老去孙枝长,枝上凤凰栖两两。凭谁巧斫琴瑟成,谐奏宫商协幽响。萧郎不归春意阑,梦绕梨云花作团。银塘露冷芙蓉老,锦鸳怨入秋风寒。楚云湘水鳞鸿杳,两点春山愁不扫。低徊顾影悄无言,明朝只恐朱颜老。
-
宫词·其九十七
下直归来日未晡,凤盘锦幄卷流苏。纱栊粉壁无尘到,挂起长康列女图。
-
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追和唐女冠鱼玄机十二韵
...三。生小不窥青琐合,家常希换白单衫。钗梁风定虫犹颤,裙衩花深蝶竞衔。雅谑引经推郑婢,狂诗送抱想吴男。红儿诗里欢兼恨,素女图前笑带惭。想见隔屏声矻矻,似闻昵枕诉諵諵。加餐意托琉璃匕,寄札愁凭玳瑁篸。岂有鹊头能助忆,愿为鸡舌与君含。遥猜踪影心先妒...
-
韩桂舲秋曹出其先世洽隐园三友图属题
...识汉。诗筒自往还,酒国时游宴。四皓才少一,六逸适得半。自咏田家诗,寄怀《高士传》。迹偶托仙佛,心原游汗漫。人往风已微,画图如觌面。天外冥冥鸿,落影瞥一见。何人挥五弦,目送烟霄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