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夫事有人力之可(1),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2),又安可得而(3)

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1)之深厚,智识(2)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3)。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4),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5),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那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呜呼!自公仕宦(1)四十年,上下往复(2),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3)者,以其公议之是非(4)既压复起,遂显于世(5);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6)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既经压抑,再又起用,就名闻全国。先生果敢刚正的气节,到老年还是保持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9)之末年,顾念后事(1),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2),谓千载而一时(3)。功名成就,不居而去(4),其出处进退(5),又庶乎(6)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7),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8)

当仁宗皇帝在朝的最后几年,考虑到他身后的事情,曾经说过,象先生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的前途委托。后来确定方针,从容行动,当机立断,辅助今上即位,真可说是千载难逢的大事一朝决定。功成名就,不自居有功而请求退职,从出任官职,到居家隐处,这样的精神,想决不会随着躯体消灭,而长留在箕山之旁与颍水之滨。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1),且犹为涕泣而歔欷(2)。而况(3)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4)瞻依(5)

现今全国上下的人士,都在为先生的逝去而哭泣哽咽,何况我是同朝的士大夫,长期交游往来,失去的并且又是我向来仰慕而亲近的人呢!

呜呼!盛(1)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3)

啊!事物兴盛衰废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伫立风中怀念,情感上不能忘却,就是因为想到从此不能再见到先生,今后将宗仰谁呢?

小提示: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祭欧阳文忠公文》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悼念欧阳脩的祭文,文章列举欧阳脩生平大事颂扬其功业气节,结合叙述、议论、抒情,中肯实在,令人感佩欧公之气度。文章结构一气呵成,段落衔接自然流畅,且善用比喻,运用生动,句式骈散错落,造语奇崛,文采斑斓。并注重音韵变换,平仄迭换,前有浮声,后用切响,读来声调起伏顿挫,加之以缠绵幽婉的情思,充分展现哀痛缅怀的气氛。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