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给事书
〔唐〕
愈再拜(1):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2)于门墙(3)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2)于门墙(3)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4)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5),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韩愈再拜:我有幸同您认识已经好多年了,开始时也曾受到您一些称赞。后来由于我贫贱,为了生计而奔波,所以不能早晚经常拜见。此后,您的地位越来越尊贵,依附侍候在您门下的人一天天地增多。地位越来越尊贵,跟贫贱的人就会一天天地疏远间隔;伺候在六下的人一天天在增加,那么由于您喜欢的人多了,而对于旧友的情意也就不专了。我的品德修养方面没有加强,而所写的文章却一天比一天多出名。品德方面不完善,那么贤德的人就不会赞扬;文章越来越有名,那么我与同路求进的人就会妒忌。起初,您我由于经常不见面而疏远,以后又加上我对您感情不专的私下抱怨,而您又怀着不再赏识的情绪,并且听任妒忌者的闲话,由于这些原因,您的门庭之中,就没有我的足迹了。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1)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2)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3),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1)于左右矣,邈(4)乎其容,若不察其愚(5)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去年春天,我也曾经去拜见过您一次。您面色温和,好像是接待新近结交的朋友;谈话连续不断,好像同情我穷困的处境。告辞回来,非常高兴,便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别人。此后,我回东京去接妻子儿女,又不能朝夕连续与您相见了。等我回来后,我又曾经拜访过您一次。您表情冷漠,好像不体察我个人的苦衷;沉默寡言,好像是不理会我的情意。告辞回来,心中恐惧,不敢再登门拜见。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2)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3),无所逃避,不敢遂(4)进,辄自疏(5)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6),《送孟郊(7)序》一首,生纸(8)写,不加装饰,皆有揩(9)字注(10)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现在我恍然大悟,非常懊悔,心里想:您那种冷漠的表情,是责怪我不常去拜见的缘故;谈话很少,就是暗示这种意思的缘故。对我性情愚钝的责怪,我是无法逃避的。我不敢马上去拜见您,就自己写信和分析陈述事情的缘由,同时献上近日写的《复志赋》等十篇文章作为一卷,卷有标签和轴。《送孟郊序》一文,用生纸写成,没有装饰,并且有涂改和加字的地方,因为我急于向您解释误会表示道歉,所以来不及重新誊写清楚。希望您接受我的心意,不计较我的礼节上的不周之处。
愈恐惧再拜。
我诚惶诚恐,再拜。
小提示:韩愈《与陈给事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与陈给事书》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给陈给事的信笺。陈给事即陈京。韩文公早年与陈有旧,可后来,韩文公被贬去广东阳山县当县令,而陈京却因精通礼仪得到了皇帝的欣赏。韩文公经“落实政策”“平反昭雪”后回到京师,可这时的陈京却表现出相当的冷漠和寡言。韩文公陷入迷惘的境地,认为陈京是念旧情的,他对自己的漠然完全是对自己不勤于登门的抱怨。
韩愈在信中述写了与陈京交往和疏远的原因,历敷了与陈给事的见面情况,希望与对方恢复交往,代为引荐。信中处处体现其诚惶诚恐的心态;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其不甘低眉之情。
创作背景
陈给事名京,字庆复,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进士,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由考功员外郎晋升为给事中。给事,官名,即给事中。唐代的给事中,乃中央机构门下省的重要官员,仅次于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副长官侍郎,掌管驳正政令的得失。本文为韩愈给陈京的一封信。信中述写了与陈京旧时曾有过交往和后来疏远的原因,婉言表述了对陈给事的不满。同时也表示疑虑消除,希望陈京重新了解自己,恢复友谊。
相关诗词
-
和吏部黄尚书与范徵韶韵
潇洒襟怀众所知,康强不用杖扶持。家中旧匣多收画,客里行装半是诗。湖海交游皆好友,晨昏奉养有佳儿。近闻来谒尚书府,还纪銮江邂逅时。
-
送王给事中奉使琉球国
金门给事总名流,奉使咸推陆贾优。亲捧纶音辞凤阙,远持玉节去琉球。彭湖波静皇风畅,三屿山明瘴雾收。他日远人应侯问,好言圣化迈成周。
-
寄给事中罗亨信
献纳才高动禁闱,生平素志喜无违。趋朝玉佩随班入,侍宴金花压帽归。天近紫垣宫漏远,日长青琐谏书稀。别来咫尺频瞻仰,夜夜奎光烛太微。
-
送姚给事中升湖广参政
朝端给事总能文,献纳才名最数君。宠命荣加三品秩,诰绫光绚五花纹。春回凤阙天应近,雪霁龙河曙欲分。此去薇垣参大政,好摅忠荩答皇仁。
-
太古巢即事·其三
留住香烟鄣石屏,小窗读史与温经。书声坠落空江去,舟子停桡侧耳听。
-
文公书厨·惠我光明
释氏矜传灯,老庄抱生白。自言摩尼珠,谁知黑如漆。荀杨不识性,依旧如夜行。万世真日月,四书与五经。
-
从刘殿院借书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刘计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记,到今名下士非虚。欲从给事论奇字,拟向中郎得异书。愿借牙签三万轴,为公一一辨蟫鱼。
-
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楼乃其先世读书之所
...久,笔砚收功竟无负。儿孙登楼凛生敬,谓此梅花乃先友。一新丹雘焕枅栱,黄卷依然对姬孔。汲泉不是灌梅花,培养君家读书种。袍香青紫云路同,盛事何翅继乃翁。后来应有跨灶者,百花头上文正公。吾知乃翁好梅意,不独区区为名第。霜飙天地惨无色,谁得东皇第一义。...
-
五逝叹·其四·李给事乔之·毓新
给事始郡理,执法标潮州。风嘘走马埒,霜肃揭阳楼。柏台昂笔札,箐谷怖兜鍪。多士推辨施,迅诺赴勇繇。驾言夕琐振,溘已朝露浮。侧身望于越,摧心惟胶投。
-
与陈隆之太史侨寓广陵比园庐者累日临别赠余六绝用此见答·其四
中朝久已待元瑜,书记翩翩翰苑孤。裁罢明光诏五色,应题尺牍到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