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北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元丰年间(1078——1085)重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由监察御史李定等人告发,在神宗的默许下,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被抓进御史台狱受审,称为“乌台诗案”。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以乌台诗案为界,黄州贬谪生活,使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渐转向旷达醇熟、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相关诗词
-
《陇东西二首·其一》拼音版
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祗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
-
《东陂二首·其一》拼音版
东陂风雨卧黄云,塍水翻沟隔垄分。舂玉取新知不晚,腰镰今日已纷纷。
-
《秋兴八首·其一》拼音版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其一》拼音版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拼音版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
《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其一》拼音版
何处难忘酒,长安喜气新。初登高第后,乍作好官人。省壁明张榜,朝衣稳称身。此时无一盏,争奈帝城春。
-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其一》拼音版
番嫌结社闹,独往筑秋场。已谢二千石,何须八百桑。站站夕时鸟,欣欣雨后秧。感时聊一适,不是阮生狂。
-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其一》拼音版
莲房坠粉梦京华,戎马飘零何处家。无那江城传一纸,隔年又唱落梅花。
-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一》拼音版
天上有物乎,吾不得而乞。天上有人乎,吾不得而亲。虚微髣髴,视之乃沕。抱一存真,强名曰神。犹橐犹籥,风卷云郁。天地不仁,刍狗是刜。和光同尘,众妙维新。圣人不仁,后身外身。外身而身存,身存而物宾。吾不知谁子,以天物为臣。金玉何足守,美善何足珍。有名之毋见,无名之始沦。非见亦非沦,玄玄万古屯。
-
《享庙乐辞十八首·其一·肆夏乐》拼音版
霜凄雨畅,烝哉帝心。有敬其祀,肃事惟歆。昭昭车服,济济衣簪。鞠躬贡酎,磬折奉琛。差以五列,和以八音。式祗王度,如玉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