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是一首送别词,是作者在送张见阳出任湖南江华县令离京时所作。此词表达了词人对远游的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鼓励之意。全诗情景交融,意境凄凉。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所送之人是张见阳。张见阳字子敏,名纯修,本为内务府包衣,进士及第后先授江华县令,官至庐州知府。张见阳与纳兰结为异姓兄弟,是纳兰的知心故交。康熙十八年(1679年),纳兰性德的挚友张见阳被任命为湖南江华县令,纳兰为其送行,并作此词。
纳兰性德之于张见阳,并非泛泛之交。江华曾一度为吴世瑶所占据,清军刚收复江华不久后张见阳即被派去任职。纳兰深知此时的江华战火未息,民生艰难,且江华历来是多民族交汇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张见阳所得并非美差。然而作为朋友,纳兰不断勉励张见阳要莫惧寒云,要在满目疮痍中成就一番大业。他在与张见阳的书信中写道:“古来名士多以百里起家者,愿足下勿薄一官,他日循吏传中,籍君姓名,增我光宠。”纳兰年轻时也有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而他囿于皇宫中难以施展拳脚,便将自己的目标寄托于好友。
纳兰对张见阳不仅有着殷切的期望,也像兄弟一般深情地关怀着他。他曾作五律遗友人:“楚国连烽火,深知作吏难。吾怜张仲蔚,临别劝加餐。”古时官员到各地赴任,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长途跋涉。纵使比不得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但翻山越岭在所难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个中酸楚不需多言。而纳兰似对行宿黄茅山店这般羁旅生活有着别样的期待。
相关诗词
-
《蝶恋花·杏花》拼音版
深巷卖花将客唤。候逼清明,记取韶光半。玉勒城南芳草岸,少年情味天难管。斜倚一枝娇盼远。沽酒他家,细雨空零乱。泪湿粉涡红尚浅,有人楼上和春倦。
-
《蝶恋花·瓯隐园送春》拼音版
园柳依依三月暮。倚遍阑干,只是添愁绪。燕子不抛香垒去。呢喃也要留春住。褪尽梨花飞尽絮。见说春归,不识归何处。多劝深杯天易曙。东风一碧蘼芜路。
-
《蝶恋花·六花冬词·红梅》拼音版
青玉一枝红类吐。粉颊愁寒,浓与胭脂傅。辨杏猜桃君莫误。天姿不到风尘处。云破月来花下住。要伴佳人,弄影参差舞。只有暗香穿绣户。昭华一曲惊吹去。
-
《蝶恋花·题花香醉蝶图帐额》拼音版
梦醒罗浮春信度。似惜芳心,飞入花深处。细草如茵粘不住。蘼芜二月多烟雨。妙笔滕王图作补。一抹胭脂,染出红无数。回首日边桃李树。春风上苑探花去。
-
《蝶恋花·看花老眼浑如雾》拼音版
看花老眼浑如雾。大好湖山,每欲游吴楚。为忆前人凭吊处。泪丝弹作帘纤雨。蜷伏家园谁共语。梦里飞球,何日能冲举。五载相思空自苦。离合悲欢原难预。
-
《蝶恋花·燕子楼边春意早》拼音版
燕子楼边春意早。楼上红妆,何似当时好。一自画眉人去了。梦魂暗逐天涯草。蹋蹋马蹄江路杳。数尽归期,屈指东风老。惆怅一春欢事少。几回月落纱窗晓。
-
《蝶恋花·罨画楼中人已醉》拼音版
罨画楼中人已醉。别院微闻,笑语帘垂地。催唤倾城香雾起。翠帷双卷春风里。妆样尖新歌妙丽。满酌金尊,不信人憔悴。饥客眼寒谁管你。主人见惯浑闲事。
-
《蝶恋花·惜花》拼音版
睡觉兰房人静悄。伴我清清,一点灯儿小。风雨五更寒料峭。不知剩得春多少。帘捲妆楼天色晓。未整云鬟,满地寻芳草。枝上海棠都谢了。倩谁临作凄凉稿。
-
《蝶恋花·杏花》拼音版
几度寻芳穿绣陌。燕子初来,便觉寒无力。人倚玉楼成旧识,春衫也借花颜色。不比桃夭能暖客。曲曲江边,零落尤堪惜。煮酒香时重见忆,卖饧天气曾吹笛。
-
《蝶恋花·试向楼头遥一睇》拼音版
试向楼头遥一睇。月转天空,似露微微意。木落秋高风未已。一声雁唳人千里。还忆年时春乍起。佳约从头,数到秋声尾。今日寻君霜叶底。泼天虫语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