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峰
〔唐〕
西上太白峰,夕阳(1)穷(2)登攀。
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
太白(1)与我语,为我开天关(2)。
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
愿乘泠风(1)去,直出浮云间。
我愿乘那清风而去,飞行于那浮云之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举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飞行似乎已无山峦阻碍。
一别武功(1)去,何时复更还(2)?
一旦离别武功而远去,什么时候才能回还呢?
小提示:李白《登太白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太白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描写作者登上太白山和太白星悄语密话,并幻想神游天界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壮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愁闷心情。首二句点题,以极力攀登烘托太白峰的高峻并显示诗人勇敢的精神;中六句描绘游仙意境,表现诗人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末二句突然转折,思想又回到现实,反映出诗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结构跌宕起伏,跳跃多变,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特色。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30年
创作背景
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应诏入京时,踌躇满志。但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他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这使他感到惆怅与苦闷。在这种心情下诗人创作了《登太白峰》一诗。另一种观点认为,此诗似是李白在开元十八、十九年(730、731年)初入长安时期离开终南山西游时所作。
相关诗词
-
济宁登太白楼忆友人李和山
今古何人最上流,乘风此日快登楼。一川花柳情怀旧,六合烟云眼界浮。力士已曾输跪膝,夜郎谁复望归舟。和山踪迹知何处,兴在白云天际头。
-
登太白楼望江
百尺矶头策杖寻,八窗空洞俯高深。苍茫秋色来天地,浩荡江流自古今。战垒荒荒烟草合,仙灵杳杳日华沈。仲宣漫发登楼慨,极目帆樯万里心。
-
登太白酒楼怀袁茂文学宪·其一
千载风流馀此地,十年漂泊记登楼。重来忽漫乘孤兴,一眺分明动旧愁。浮蚁几回添旅况,骑鲸何处恣仙游。凭高不尽清狂意,更欲题诗最上头。
-
亮典座归中峰庵
太白峰高宇宙低,先师灵骨不曾移。儿孙个个且如许,路上行人口似碑。
-
登太白楼
系缆任城下,登楼古堞边。远山低绿树,平野接青天。身世无何酒,神游不记年。怜才今昔意,汶月向人圆。
-
题天童万松图
...二十里松居其中。一径阴阴翠羽盖,半空矗矗苍髯龙。太白之峰分九陇,壮哉千古之佛宫。香云不动梵呗合,楼阁倒影清池空。左庵昔年此说法,山谷荅响撞钜钟。只今九重城里住,梦魂夜夜鄞江东。...
-
登太白楼·其四
凤凰台上望分明,白鹭洲连白下城。好景未忘崔灏句,此楼谁扁谪仙名。一樽留醉任人里,千载来歌越客情。纵步危栏虽百尺,天阶犹有未趋程。
-
送于子步归济宁时得请终养其母太淑人
几回觞咏为君留,忍看离袂对初秋。心随潘岳扶舆返,梦怯王遵叱驭游。庭下槐阴存手植,堂前萱草号忘忧。何时访尔扁舟过,问月同登太白楼。
-
采石登太白楼
翠螺岚气合,浩荡大江流。此日宜城客,来登最上头。青莲老居士,高咏托层楼。今古不相接,长歌怀旧游。
-
下第登太白楼
李白骑鲸天上去,独留飞阁切昭回。百代光阴悲过客,五陵烟月忆仙才。檐前岱岳连辽海,窗里中原入楚台。鳷观龙宫回首尽,浮云休拟日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