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
〔先秦〕
季氏(1)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3)见(4)于(5)孔子曰:“季氏(1)将有事(6)于(5)颛臾(2)。”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1)?夫颛臾,昔者先王(2)以为东蒙主(3),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4)。何以伐为(5)?”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曰:“夫子(1)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曰:“求!周任(1)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2)。’危(3)而不持(4),颠(5)而不扶(6),则将焉用彼相(7)矣?且尔言过矣。虎兕(8)出于柙(9),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1)而近(2)于费(3)。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0)(3)。盖均无贫(4),和无寡(5),安(10)无倾(6)。夫如是(7),故(8)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9)。既来之,则安(10)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11),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12)、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13)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4)之内也。”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小提示:老子《季氏将伐颛臾》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
- 作品出处论语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战国
创作背景
春秋末年,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争也日趋激烈。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孙氏权势日益增大。鲁哀公时,季康子为扩大势力,急欲吞并颛臾,从而谋求夺取鲁国政权。季康子的家臣冉求和子路,把情况通报孔子,孔子即反对季氏伐颛同时对冉求子路进行批评教育。《季氏将伐颛臾》此文即是记录了这一对话。
相关诗词
-
论语·11《先进篇》
...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子曰:“回也其庶乎?...
-
荀子·议兵
...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此之谓也。”孝成王、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兵设何道、何行而可?”孙卿子曰:“凡在大王,将率未事也。臣请遂道王者诸侯强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势。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
庄子·杂篇·(6)让王
...北人无择,北人无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清泠之渊。汤将伐桀,因卞随而谋,卞随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汤又因瞀光而谋,瞀光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知也。...
-
庄子·杂篇·(7)盗跖
...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哺之膳。』」孔子复通曰:「丘得幸于季,愿望履幕下。」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盗跖大怒,两展其足,...
-
庄子·杂篇·(9)渔父
...“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子...
-
酬吴季野见寄
漫披陈蠹学经纶,捧檄生平祗为亲。闻道不先从事早,课功无状取官频。岂堪置足青冥上,终欲回身寂寞滨。俯仰谬恩方自歉,惭君将比洛阳人。
-
和甫如京师微之置酒
季子将北征,貂裘解亭皋。使君拥鸣驺,出饯载酒醪。作诗宠行色,坐客多贤豪。信知大夫才,能赋在登高。陟峰忧未已,强歌反哀号。问言归...
-
重将
重将白发旁墙阴,陈迹茫然不可寻。花鸟总知春烂熳,人间独自有伤心。
-
谁将
谁将石黛染春潮,复撚黄金作柳条。西崦东沟从此好,笋舆追我莫辞遥。
-
将母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