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冬衣初染远山青
〔宋〕
冬衣初染远山青(2),双丝(3)云雁绫(4)。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
刚穿上身的冬衣如远山般青绿。料子是双丝织就的花绫,上面还有云雁的图案。在寒冷的夜里,衣袖被打湿一片,都快结成冰了。唉,那是因为泪水不停地流下来啊!
情黯黯(1),闷腾腾(2),身如秋后蝇。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
我心情愁苦,闷闷不乐。身子也像秋后的苍蝇那样懒洋洋的,动都不想动。不过,若是让我跟在那冤家的马后去啊,任凭去多远,我都不在乎!
小提示:周邦彦《醉桃源·冬衣初染远山青》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醉桃源·冬衣初染远山青》是宋代词人周邦彦所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刻画人物,前两句描绘服饰,三、四句表现情态,展示出一位初着冬装、珠泪涟涟的女子形象;下片着重刻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全词死典活用,取譬巧妙,曲折深婉,使全篇生色不少。
- 作品别称醉桃源·大石
- 作品出处片玉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醉桃源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孙虹《周邦彦寄内系列词编年考证》认为此词写于周邦彦荆州、长安游学期间。“从自己和妻子两个不同的视角写成了春冬(但时间并不一定都在一年)两个季节的寄内词八首”。初步断定其写于熙宁四年(1071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之间。而词中“情黯黯,闷腾腾“既是闺中妻子阔别夫君,不胜思念的常态,也是确有其事的病态描写”,因此可以确定其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
相关诗词
-
再游桃花源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馀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馀,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
七言·曾随刘阮醉桃源
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一领布裘权且当,九天回日却归还。凤茸袄子非为贵,狐白裘裳欲比难。只此世间无价宝,不凭火里试烧看。
-
醉桃源·题画
朱阑清影下帘时,泠泠修竹低。满园空翠拂人衣,流莺无限啼。莲叶小,荇花齐,雨馀双燕归。红泉一带过桥西,香销午梦微。
-
净远亭午望二首·其一
城外春光染远山,池中嫩水涨微澜。回身小却深檐里,野鸭双浮欲近栏。
-
早起登览有怀山居
日出早烟消,舟行不待招。乍明村市坞,初露远山椒。胜处宜规隐,浮生只浪飘。章泉在何许,绕堑碧萧萧。
-
醉桃源·桐江舟中
微云扫尽碧虚宽。月华光影寒。山河表里鉴中看。沈沈清夜阑。风细细,露漙漙。神游八极间。九霄回首望尘寰。悠然醉梦还。
-
雨中讨源书屋
夜雨既优渥,晓烟犹渺溟。已宣晨问谒,敢为雨留停。取便憩轩榭,怡神泯色形。画图天接水,枕葄史和经。歇响蝉藏树,就乾蚁上庭。须臾云净敛,露出远山青。
-
醉桃源·题画扇
寻春无力下阶迟。晚来如有思。何人曾谱踏青时。张萱真画师。纨百褶,锦千丝。东风著意吹。采香蝴蝶镇相随。这回犹未知。
-
醉桃源·夹竹桃
小桃红粉竹边匀。想见酒家春。翠烟低压澹霞痕。照眼色偏新。溪畔路,误渔人。花底翻令忆避秦。刘郎一去隔芳尘。梦绕渭川云。
-
醉桃源·其一
良宵相对一灯青。相思写砑绫。去时情泪滴红冰。西风吹涕零。愁宛转,意飞腾。晴窗穿纸蝇。梦知关塞不堪行。忆君犹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