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唐〕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
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
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
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前十二句写诗人凭栏远眺忧心国事的情怀;后十二句劝贺兰进明以大局为重,及时平叛建功。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757年
创作背景
高适有《谢上淮南节度使表》日:“(臣)以今月二日至广陵,以某日上讫。”(据明刊本《高常侍集》此表作于至德二载(757二月。高适此诗四库本题下原注:“时在扬州。”故系于至德二载初。此时高适在扬州准南节度使任上:张巡,许远正在雕阳保卫战中苦守,高适借酬答河南节度使之机,以此诗动解贺兰进明迅速进兵解阳之围。《旧唐书·高适传》:“其与贺兰进明书,令急教梁宋,以亲诸军;与许叔书,绸缪继好,使释他憾,同扱梁宋,”然贺兰终不发兵,导致睢阳陷落。《资治通鉴》卷二一九:“睢阳士卒死伤之馀,才六百人,张巡、许远分城而守之……“是时,许叔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准,皆拥兵不救。城中日蹙,巡乃令南霁云将三十骑犯围而出,告急于临准霁云慷慨,泣且语日:霁云来时,離阳之人不食月馀矣!霁云虽欲独食,且不下咽。大夫坐拥强兵,观睢阳陷没,曾无分灾救患之意,岂忠臣义士之所为乎!”因啮落指以示进明,曰:“霁云既不能达主将之意,请留一指以示信归报。座中往往为泣下。霁云察进明终无出师意,遂去。”乾元元年(758)高适途经睢阳时,致祭张巡、许远,有“十城相望,百里不救”之语,乃是有感于贺兰辜负自己厚望而发。
相关诗词
-
酬李丹徒见赠之作
镇吴称奥里,试剧仰通才。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连辔登山尽,浮舟望海回。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赠曲南凫断,征途北雁催。更怜江上月,还入镜中开。
-
追答王学士庐山篇见赠之作
...,照映寒潭无可说。何妨变化若浮云,自有光辉含积雪。沙门束教非高士,吾今况尚为人子。养母宜耕十亩田,求人欲著三朝史。简君旧赠庐山篇,庐山回首泪潺湲。遗民此日成通隐,啸傲王侯亦偶然。
-
次韵酬潘庭立仪曹见赠之作
安仁可独来,连璧岂易得。我老阅士久,此士秀江国。不窥董生园,颇割子鱼席。向来决胜地,辟水湛寒碧。几年富问学,一道贯儒释。捉麈初不哗,论正语明白。哦诗咄嗟办,妙韵出金石。吾家妙喜师,赏叹节屡击。夜堂明月冷,鼎足坐禅寂。他年山中人,盛事话畴昔。
-
和施耐公六十初度见赠之作并次原韵·其二
小少胭肢走马坡,暮年在客作常何。公原靖海将军裔,我亦终南进士科。蜡烛灰心还坠泪,爨琴焦尾尚高歌。铜驼荆棘重相见,老泪纵横手自摩。
-
安庆渡江次韵陈推府见赠之作
故里今寥落,因君愁思开。飘飖怜独往,慷慨念群才。峰晓孤帆度,江昏片雨来。不知重会日,何处共登台。
-
依韵和袁秀才见赠之作
志士相逢属暮年,泪如有尽恨无边。空城鬼火随胡骑,满驿莼丝倚楚天。愁外谁知餐玉术,醉来自咏钓竿篇。夫君心事有如此,何日骑鲸出九渊。
-
和施耐公六十初度见赠之作并次原韵·其三
轮回六道早分途,面目昂然一匹夫。贾谊忧时成谪宦,严光避地是狂奴。甘心长抱荆山璞,何事还求象罔珠?冷眼静观时世变,始知忠义寄刀屠。
-
答空同子观射见赠之作
我骑白鼻蘖,君载青油车。行行城南道,联翩走风沙。停车下马对相揖,弯弓抽矢向西立。一箭应手堕双翼,镝中飒飒悲风入。天寒日暮侵征衣,侧身上马先尔归。扬鞭径去不回首,黄云白雪昏霏霏。
-
岁除和赵隐君见赠之作
华发新辞铁豸冠,归来重对腊初残。尊前漫说丹心在,世上休将白眼看。春近帘栊破深碧,风生庭砌动微寒。多君得句能相赠,拟向严陵共钓竿。
-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