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下作
〔唐〕
西塞山前水似蓝(1),乱云(2)如絮满澄潭(3)。
西塞山峻峭葱翠水色呈蔚蓝,乱云如絮飘浮映满澄澈江潭。
孤峰(1)渐映湓城(2)北,片月(3)斜生梦泽(4)南。
庐山孤峰依稀渐见在湓城北,空中片月渐远斜挂在梦泽南。
爨(1)动晓烟(2)烹紫蕨(3),露和香蒂(4)摘黄柑(5)。
春炊晓烟袅袅烹煮紫茎蕨菜,秋露滋润香蒂采摘橙色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1)去,终傍芦花结一庵(2)。
期望他年一日独驾扁舟而来,最终傍江滩芦苇花结一茅庵。
小提示:韦庄《西塞山下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西塞山下作》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作首联侧重写俯视所见近景;颔联转写仰望所见远景;颈联描写西塞山的特产,为其自然美景增添浓郁的生活情趣;尾联表达出于此结茅归隐的心愿。此诗用语自然巧妙,细微精炼。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90年
创作背景
《西塞山下作》这首诗约为韦庄舟行长江经过西塞山下时所写,时间是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作者五十五岁时。夏承焘《韦庄年谱》以为诗人“秋间在鄂,旋至巫峡,冬乃回赣。”依据诗意,似作者此行是顺江而下,从武汉向九江前行,时间约在秋冬之际。
相关诗词
-
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
-
登天目山下作
去岁离秦望,今冬使楚关。泪添天目水,发变海头山。别母乌南逝,辞兄雁北还。宦游偏不乐,长为忆慈颜。
-
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登西塞山访张志和遗迹
晚登西塞山,翛然出林薄。诸峰自南来,兹岭独岝㟧。攀援上萝磴,翠微搆兰若。清梵悬香林,法鼓时间作。零雨飘岩阿,残云卧松阁。缅怀玄真子...
-
裕州命下怅忆故山有作
吾家村巷枕丹溪,野色平开万木齐。昼卧云林啼虎豹,春随烟艇散凫鹥。符从天上新分竹,杖忆山中旧策藜。早晚便应投劾去,鹪鹩元慕一枝栖。
-
宿雁山下作瀑布诗寄徐仲礼
金台刺天一万丈,涌出海底开青莲,下有三千六百地轴相钩联。压遍东南地欲坼,白龙捲海飞上天,雷公击鼓冯夷鞭。龙漦入江化为石,巨灵扶起太古色。应真晏坐天人来,十八招提若幻出,长风吹开天骨碧。
-
西塞山·其一
西塞名山立翠屏,浓岚横入半江青。千寻铁锁无由问,石壁空存道者形。
-
白雀返棹李王二子送余过虞山下作四绝句·其三
随山高下野人家,春夏林深不断花。可奈流莺千百啭,阴阴绿树映红霞。
-
望西塞山小步一首
西塞山前秋暮时,行行歌把碧松枝。鳜鱼白鹭玄真兴,流水桃花空尔思。
-
登清凉寺后西塞山亭四首·其三
山阁难禁宋玉悲,六朝遗恨满残碑。青山自拥蟠龙势,玉树空传落燕词。寒节授衣伤老大,醉乡随钟愧支离。歌筵舞妓非前代,文采风流又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