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仲小传
〔宋〕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㓜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
姚平仲字希晏,世代担任西部边境的大将,陕西三原人。他从小成了孤儿,堂伯(或堂叔)姚古把他作为儿子抚养。十八岁,和西夏军队在臧底河交战,消灭俘虏的敌人很多,敌人不能抵抗。宣抚使童贯召见他并和他谈话,姚平仲有骨气一点也不屈从童贯,童贯很不高兴,降低了对他的赏赐,但是关中的豪杰都推崇他,叫他「小太尉」。睦州(今浙江淳安)盗贼作乱,宋徽宗派童贯征讨贼寇,童贯虽然讨厌姚平仲,但是佩服他的沉稳勇猛,又调他同行。等到起义被平定,姚平仲的功劳在全军最大,于是面见童贯说:「我不想得到赏赐,只愿见一面皇上。」童贯更加忌恨他。别的将领王渊、刘光世都得以被皇上召见,只有姚平仲没有被召见。
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边,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敌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敌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馀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椉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馀,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犇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祕不言得道之由云。
宋钦宗做太子的时候,听说了姚平仲的名声,等到一即位,金国人侵犯宋朝,京都被围,姚平仲正好在京城,得以在福宁殿被宋钦宗召见询问对策,丰厚的赏赐了他金钱布匹,许诺退敌后给他重赏。于是姚平仲请求带领敢死队攻入敌人的军营捉拿敌人的头领献给宋钦宗。他出击后,接连攻破敌人两座营寨,但是敌人夜里已经撤走了。姚平仲没有立功,于是骑着青黑色的骡子逃命,一昼夜跑了七百五十里,到达邓州,纔敢喫饭。进入武关,到了长安,打算在华山隐居,担心离朝廷太近,又跑到蜀地,到了青城山的上清宫,人们都不认识他。住了一天,又到了大面山,走了二百七十馀里,估计采药的人都来不到这里,于是放走了所骑的骡子,找了一个石洞住下。朝廷多次下诏搜寻他,都没有找到。乾道、淳熙(宋孝宗年号)年间纔出山,到了丈人观道院,他自己说了以上的经历。
小提示:陆游《姚平仲小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选自《渭南文集·巻二十三》。
相关诗词
-
骏仲小三哥调选言还并寄巽伯上舍
丽泽之风又一传,可堪诸老久沉泉。逢人尽道能尊事,逐物那知不变迁。邦邑祠堂应自若,朝家恤典为谁然。相思相见还相别,难弟难兄更着鞭。
-
送朱仲文运干还蜀·其一
分阃滥曾游蜀口,得朋深喜遇坤爻。澹台至室必公事,平仲与人能久交。一叶共乘夔到霅,四方相逐愈随郊。姓名已在诸公齿,引类行看似拔茅。
-
清平乐·小山丛桂
小山丛桂,最有留人意。拂叶攀花无限思,雨湿浓香满袂。别来过了秋光,翠帘昨夜新霜。多少月宫闲地,姮娥与借微芳。
-
寓郁林著易传有感·其二
羲文作易仲尼传,究极阴阳本自然。妙理欲求须得象,至言已契可忘筌。绝编何啻须三过,知命从今加数年。叹息时无邵康节,数该今古与谁研。
-
伏承示及毛公平仲墓铭且索挽诗熹不及识毛公而爱重其文旧矣义不可辞顾已不及其虞殡姑以数句
...顾步一长啸,笙鹤翔秋空。调高听者稀,老去竟不逢。一朝谢尘浊,泠然跨刚风。回头叫安期,举手邀韩终。千秋有遗想,一往无留踪。平生故人心,洒涕铭幽宫。斯人不可见,斯文鬼神通。
-
清平乐·小庭春老
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别来音信全乖。旧期前事堪猜。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
杜环小传
...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
-
毛平仲挽词二首·其一
奥学穷千古,奇文擅两都。功名一杯酒,身世五车书。未奏扬雄赋,长怀仲举舆。溪塘岩下水,岂羡石为渠。
-
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其二·送平仲学士
须句别驾伟仪刑,陵谷初无见坦平。七子建安推世艺,五经中秘擅家声。南宫参掇端如梦,东观分携空复情。莫爱溪堂好风月,早来龙尾道前行。
-
次韵明应仲宗传送供
...然施心动。妙语俱积香,把玩废吟讽。才高气骏特,飞兔不受控。天与洗妒悭,何止愈头痛。吾闻佛事门,同宗而异用。甘贽打粥锅,应仲独送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