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三月暮
〔宋〕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更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三月暮春时节,花儿凋落后,情意反而更为浓厚。人离开后秋千在月光中静静地悬挂着,拴在杨柳树下的马儿疲倦得都不想迎风嘶叫。停驻在堤边的画船上空无一人。
恹恹(1)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2),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小帘栊中的人整日感到浑身无力,昏昏欲睡。归家的燕子因为银烛正亮着,不敢飞回巢中。绿树荫内,流浪的黄莺不停地啼叫。春光流逝了,连那凋萎的花也无处可寻。
小提示: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望江南·三月暮》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以雅致的笔意、绵丽的章法以及隐晦的表现形式,传递出一对爱侣相聚与分离时的情感,细致入微,婉曲动人,回味无穷。
- 作品出处梦窗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望江南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望江南·三月暮》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词。所怀者谁已不可确考。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说:“甲辰暮春,姬去归苏州(自此以后,每逢清明寒食必有忆姬之作,知姬必以三月中行,触景故伤情也)。”认为这首词“有忆姬之意”。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则认为:“集中怀人诸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其时春,其地杭者,则悼杭州亡妾。”两位先生推测可供研究参考,但都不尽然。细味本词所写时间为暮春,所写之地:杨柳、堤畔,似是西湖之景,姑依夏说,为梦窗伤悼杭州亡妾之作。
相关诗词
-
浪淘沙慢·春暮次山古微同倚此调用清真韵报之
...雄定谁可,曹刘未应绝。亲切。荡胸绿海空阔。试唤起、飞花和烟絮,莫遣横玉咽。看万柳摇春,何暇伤别。艳歌未竭。将翠笺描写,江南三月。春水如油春山叠。津桥畔、杜鹃乍歇。笑青帝、司花仙吏缺。万红紫,难著白衣一点色。天留满架酴醾雪。
-
望江南·春色暮
春色暮,短艇舣长堤。飞絮空随花上下,啼莺占断水东西。来往燕争泥。桑柘绿,归去觅前蹊。夜瓮酒香从蚁斗,晓窗眠足任鸡啼。犹胜旅情凄。
-
清平乐·江南三月
江南三月。好雨知时节。一夜小楼听不歇。桃花李花俱发。重楼山外青山。春光多在珠湾。试问清风明月,何曾拘管人间。
-
望江南·闺情
闲倚槛,螺翠淡眉尖。满院落花春昼静,一窗疏雨暮寒添。不病也恹恹。
-
望江南·梅
风剪剪,冷淡著疏林。消得相公佳句也,个侬真个铁为心。云压一枝横。团粉絮,香护缟衣人。记取灞桥风雪候,花妨微月月妨云。诗影间梅魂。
-
冬夜·其三
负手苍茫绕室行,也知两大最无情。百千万变青镫在,四十五年白发生。怨有呵天若云气,泪如到海作潮声。福安书至伤心极,尚望江南一日平。
-
望江南·咏弦月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晴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
望江南·岁暮杂忆十首
...忆,懊恼是西湖。秋月春花钱又赵,青山绿水越连吴。往事只模糊。江南忆,更忆是芜城。兰叶寒塘盘马路,梨花微雨筑球声。风景逼清明。江南忆,忆杀到如今。白玉堂深人一笑,真珠帘暖夜千金。十载尚关心。江南忆,最好是清歈。一曲琵琶弹贺老,三更线索响柔奴。此事艳东吴。...
-
牡丹后曲
江南三月春未残,虎丘十里横竹阑。茶店门前卖花市,粉气脂香烘牡丹。艳紫新红临绿水,望去人家尽相似。中间小榭出桥头,参差更觉娇无比。山塘荡漾看花回,昨日葳蕤今日开。有钱不肯买归去,留取朝朝暮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