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泣别图
〔明〕
上林(2)木落雁南飞,万里萧条使节(3)归。
塞北万里沙漠,秋来叶落北雁南飞,一派萧条气象,使节苏武即将上道归国。
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1)衣。
在知己归国之际,两行凄惨的泪流淌,让这泪珠被西风吹起,飞上苏武的衣袍,与他一起返回故国。
小提示:袁凯《李陵泣别图》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李陵泣别图》是明代诗人袁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草木摇落、北雁南飞的萧瑟秋天情景下苏武南归;后两句写李陵泣别,于此情此景中李陵并没有引起故国之思,却只有故友之情。全诗基调苍凉悲壮,以诗歌之长补绘画之短,既状物情又发人意,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为题画诗佳作。
- 作品出处海叟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题画《李陵泣别图》所作。李陵于汉武帝时拜为骑都尉,他曾将兵五千出击匈奴,遭匈奴军八万人围击,李陵士卒死伤过半,杀伤匈奴亦万余人,后因矢尽粮绝,兵不至,归降匈奴。《李陵泣别图》这一画作已不可考,从诗内容上看,是表现苏武归汉、李陵与之泣别一事的。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被扣押后,匈奴曾使李陵至海上,为苏武置酒设乐,劝其归降,武仍不屈。李陵见其至诚,泣下沾襟,与苏武诀去。苏武获准将归之时,李陵又置酒贺武,倾吐心曲,“异域之人,一别长绝”,酒宴中李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渡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泣下数行,因与武诀。诗与画应是以此为题材的。
对于李陵的评价,后人颇存在一些分歧,《史记》《汉书》从当时具体的朝政、征战情势出发,颇多为之护;其后具体的历史背景变了,人们便较多地注意抽象的气节,对李陵的批评便严厉了些。特别是宋代以后,道学兴起,君臣间的节操被抬高到无以再高的位置,这时苏武越来越受到人们歌颂,而李陵则常常作为陪衬苏武的反面形象出现了。袁凯虽亦基于这样的观点作此诗,但对李陵孤立无援、兵败投降以至身败名裂的不幸遭遇也深表同情。
此诗《海叟集》卷四、《列朝诗集》甲集题作《李陵泣别图》,《明诗别裁集》卷一题作《题李陵泣别图》 ,《皇明诗选》卷之十三、《明诗综》卷十八《题苏李泣别图》 。
相关诗词
-
九日集李公詹别署
瀛洲官阁帝城东,一望燕山感慨同。易水寒生人别处,渔阳秋在雁声中。胡笳怨彻长榆月,画角吹残落木风。我自感君歌出塞,相过非为菊花丛。
-
题吴桐云同年出山海关图·其二
李陵台北晾鹰台,秋到居庸万壑哀。九月出关驴背冷,十年回首雁声来。中原戈马犹前日,边塞风云岂异才。掷画还君三叹息,陪都天仗泣龙媒。
-
初至金陵魏懋忠李于田见过留饮
春风洒涕别长安,此地开樽强笑欢。纵得故人分客恨,更教短铗对谁弹。秦淮日夜愁中急,汉阙崚嶒梦里看。闻道蓟门新接战,乡云边月共凭阑。
-
题送别图
送别都门外,江山入画图。东风吹嫩柳,南浦接荒芜。驿路停青旆,离筵饯玉壶。一朝千里别,相赠有诗无。
-
谒孝陵
桥陵一别恨归迟,松柏青青似旧时。汉室规模长在想,鼎湖云气不胜思。仪文尽洗前朝弊,礼乐终为后代规。对越威灵在天表,壮年不遇老来悲。
-
湘雨楼图歌为张语山观察祖同世丈赋
...凉,搴罗酌酒升君堂。银盘绛蜡照深夜,宾从酣呼尽百觞。君家高楼杳何许,白云绿波湘之浒。怆然示我烟雨图,眼中楼榭如经睹。秋色冥连碧湖树,雨声斜落铜官渚。别有伤心灯烛寒,坐听西风鸿雁苦。灯烛辉辉雁飞北,满目烽尘痛京国。长乐钟鼓夜雨沉,九衢楼馆豺狼塞。...
-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己矣,江上徒离忧。
-
别赋
...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
-
折桂令·西陵送别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