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宋〕
庆历四年(1)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越明年(3),政通人和(4),百废具兴(5),乃(6)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7),刻唐贤今人(8)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9)之。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巴陵郡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过去一切废弃的事情,都重新兴起。于是重修岳阳楼,增加过去旧的规模,刻制唐代贤人和现代人的诗赋在楼上,嘱咐我做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予观夫(1)巴陵胜状(2),在洞庭一湖。衔(3)远山,吞(4)长江,浩浩汤汤(5),横无际涯(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8),前人之述备矣(9)。然则(10)北通巫峡,南极潇湘(11),迁客骚人(12),多会(13)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4)?
在我看来,巴陵郡的盛景,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一望无际,早晨的光辉和晚上的美景,有万千的气象,这就是岳阳楼的大景观,前人的叙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这里北面通到巫峡,南面极尽潇湘一带,被降职的官吏、诗人墨客,多到这里来聚会,观览景物的心情,难道没有不相同的吗?
若夫淫雨霏霏(1),连月不开(2),阴(3)风怒号,浊浪排空(4);日星隐曜(5),山岳潜形(6);商旅不行(7),樯倾楫摧(8);薄暮冥冥(9),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10)去国怀乡,忧谗畏讥(11),满目萧然(12),感极而(13)悲者矣。
当那久雨霏霏落下,一连几个月不断。阴冷的风狂吹怒叫,污浊的水浪横在空中;日月星辰隐没了光辉,山岳潜藏起形迹;商人旅客不能外出,船上的桅杆倾倒、橹桨损坏;傍晚时天色一片昏暗,耳听的老虎啸叫,猿声悲啼。这时登上岳阳楼,则有远离都城,怀念故乡,忧虑别人诽谤,害怕众人嘲讽的种种思绪,满目凄凉,感慨到了极点,心中无限悲伤起来了。
至若春和景明(1),波澜不惊(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4),岸芷汀兰(5),郁郁(6)青青。而或长烟一空(7),皓月千里(8),浮光跃金(9),静影沉璧(10),渔歌互答(11),此乐何极(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13),宠辱偕忘(14),把酒临风(15),其喜洋洋(16)者矣。
至于那春风清和,春景明媚,湖中波平浪静,上下天光明亮,万顷湖面一片碧绿。沙鸥飞翔云集,锦色的鱼儿在水中游泳,岸上的芷草、汀洲的兰花,显得郁郁青青。有时长烟横在空中,明月照耀千里,湖面波光闪耀,像金子一样发光,有时月亮在平静湖水中的影子像一轮沉入水中的玉璧,湖上渔人对歌,你问我答,这样快乐的情景,怎么会有穷尽呢?此时登上岳阳楼,则心旷神怡,心情舒畅,人生的荣华富贵,失意受辱都忘掉了。对着美景把酒痛饮,觉得其乐无穷,喜气洋洋了。
嗟夫(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或异二者之为(3),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5);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6)。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
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和个人的得失而欢喜或悲伤。在朝庭上做高官,则忧虑人民;处在江湖远方,就担心君王。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那么什么时候纔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吧!」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提示: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文正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西元一〇四六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 作品出处范文正公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1046年
创作背景
《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按照宋代人的习惯,写“记”以及散文一类的文章,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过这种文章记录事情、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时,邀人作记通常要附带一份所记之物的样本,也就是画卷或相关文献之类的资料,以供作记之人参考。滕子京虽然被贬岳州,但他在任期间,做了三件政绩工程,希望能够取得朝廷的谅解。重修岳阳楼便是其中之一,完成于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赠给范仲淹《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两记,一则就是《岳阳楼记》,另一则是《偃虹堤记》。《岳阳楼记》所述内容有实物可查,然而《偃虹堤记》则无迹可寻。但是在《偃虹堤记》中,范仲淹也同样将偃虹堤描写得具体翔实,相较岳阳楼毫不逊色。因而,便引发了少数学者关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否去过岳阳楼的争议。
相关诗词
-
岳阳楼杂咏十二绝·其一
沅澧澬湘此并行,涨流洄薄又东倾。西南或与天为际,禹贡如何不记名。
-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
岳阳楼·欲为平生一散愁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冬游见清浅,春望多洲沚。云锦远沙明,风烟青草靡。火星忽南见,月硖方东迤。雪波西山来,隐若长城起。独专朝宗路,驶悍不可止。支川让其威,蓄缩至南委。熊武走蛮落,潇湘来奥鄙。炎蒸动泉源,积潦搜山趾。归往无旦夕,包含通远迩。行当白露时,眇视秋光里。曙色未昭晰,露华遥斐舋。浩尔神骨清,如观混元始。北风忽震荡,惊浪迷津涘。怒激鼓铿訇,蹙成山岿硊。鹍鹏疑变化,罔象何恢诡。嘘吸写楼台,腾骧露鬐尾。景移群动息,波静繁音弭。明月出中...
-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
登岳阳楼二首·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寄岳州孙屯田
从来洞庭好,都在岳阳楼。
-
晚登岳阳楼即事
水阔楼高势绝伦,凭栏遥睇接朱垠。
-
题岳阳楼
岳阳城下水漫漫, 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 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 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 华堂张与贵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