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山寺钟鸣昼已昏(1)渔梁(2)渡头争渡(3)

天色已近黄昏,山寺里的钟声响起,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人随沙岸向江村,(1)亦乘舟归鹿门。

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

鹿门月照开烟树(1),忽到庞公(2)栖隐处。

皎洁的月光照映着鹿门山,山树一片迷朦。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

岩扉(1)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2)自来去。

如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小提示: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夜归鹿门山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上个场景着眼于钟鸣、争渡、向江村、归鹿门等人物的动态描绘,下个场景侧重于月照、岩扉、松径等静态刻画,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全诗笔法顺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夜归鹿门山歌》这首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即公元708年(景龙二年)至公元712年(先天元年)间,故题为“夜归鹿门山”。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

孟浩然

孟浩然(诗星)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