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
花间(1)一壶酒,独酌(2)无相亲(3)。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月既(1)不解(2)饮,影徒(3)随我身。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伴月将(1)影,行乐须及春(2)。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歌月徘徊(1),我舞影零乱(2)。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醒时同交欢(1),醉后各分散。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永结无情游(1),相期邈云汉(2)。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小提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 作品别称月下独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4年
创作背景
《月下独酌》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身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所以写下本诗,告诉自己及时行乐。
相关诗词
-
月下果饮七首·其一
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醉乡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首·其一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
-
九日独酌三首·其一
府县嫌吾旧党人,乡邻畏我昔黄门。终年闭户已三岁,九日无人共一樽。白酒近令沽野店,黄花旋遣折篱根。老妻也说无生话,独酌油然对子孙。
-
春日独酌二首·其一
东风扇淑气, 水木荣春晖。白日照绿草, 落花散且飞。孤云还空山, 众鸟各已归。彼物皆有讬, 吾生独无依。对此石上月, 长歌醉芳菲。
-
雨中独酌二首·其一
老大世情薄,掩关外郊原。英英少年子,谁肯过我门。宿云屯朝阴,暑雨清北轩。逍遥一樽酒,此意谁与论。酒味正薰烈,吾心方浩然。鸣禽时一弄,如与古人言。
-
题许颂慈先生评月轩诗集四首·其一
艺风仙去粟香逝,俛俯人天首自搔。此事有关乡土运,不图晚近遇诗豪。
-
独酌十首·其一
春来病未放清歌,惹得春风不甚和。偶酌燕山一杯酒,满怀诗兴若江河。
-
月下独往四首·其四
西阁与东林,徘徊意自深。腥嗔乌鬼叫,凉待白榆沉。竹长新增媚,匏存久不斟。情来还荡桨,岂为访山阴。
-
独酌三首·其一
聊持一尊酒,独对西山酌。我饮本不多,借此以娱乐。慨彼山中人,岂无合仙药?月出烟萝深,思之在冥漠。
-
送月空上人四首·其一
一杖横空铁骑飞,海滨掊杀几倭夷。幻看身世心如铁,此是禅家第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