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其一
〔魏晋〕
迈迈(1)时运,穆穆(2)良朝。
四时运转不停,春日晨光融融。
袭(1)我春服,薄言东郊(2)。
穿上我的春服,前往东郊踏青。
山涤(1)余霭(2),宇暧(3)微霄(4)。
山间云气已尽,天宇横跨彩虹。
有风自南,翼(1)彼新苗。
南风习习吹来,嫩苗展翅欣迎。
小提示:陶渊明《时运·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时运》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此诗分四章,歌咏了春天美好的大自然,也写了诗人纯化自己的心胸、完美自己的品格,在自然中达到陶然自乐的情形,同时也表现了因晋末现实的黑暗、不得已的孤独使诗人无限惆怅的情形。全诗情感丰富深厚,风格平和闲远。
- 作品别称时运并序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时间在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当时陶渊明四十岁,正闲居在家乡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他在三月三日出游东郊,想起曾点说过的那一番话,写下了这首纪游的《时运》诗。古代三月三有修褉的风俗,此诗中的“游暮春”、“春服既成”、“乃漱乃濯”等正与修褉事相合。
就在陶渊明写作《时运》诗的前一年,即元兴二年(403年)冬,军阀桓玄篡晋自立,国号楚,并把晋安帝贬为平固王,迁往自己的根据地江州,安置在寻阳。不久另一名军阀刘裕(后来的宋武帝)以复晋为旗帜,起兵讨伐桓玄。元兴三年自春至夏,两军在寻阳一带反复拉锯,战争异常激烈。
相关诗词
-
第一峰诗·其一
穿云踏月登茅岭,一阵西风吹客衣。松俨立兮如伏,山周回兮若帏。竹泉清可鉴,苔石坐忘归。鹤唳空霭,猿啼翠微。白露下,碧烟飞。适意,忘机。歔,欷。
-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其一
暑耘日炙背,寒耕泥没脚。众人占膏腴,我独治硗确。力尽功未见,厥土但如昨。岂惟窘糠粞,直恐转沟壑。今年雨旸时,天如相耕穫。屋倾未暇扶,且复补篱落。
-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其一
造请非所长,一带每懒束。揖客虽小殊,亦未胜仆仆。正须驾柴车,归艺东篱菊。故山甘水泉,群饮友麋鹿。百年不堪玩,万事要自烛。小人欺屋漏,吾辈当戒独。
-
东轩花时将过感怀二首·其一
小轩风月得婆娑,尽付流年与啸歌。细数一春今过半,正令百岁亦无多。还家常恐难全璧,阅世深疑已烂柯。只欲闭门支倦枕,晚风无奈落花何。
-
十二时颂·其一
平旦寅,狂机内有道人身。穷苦已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纤豪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外求知识也非真。
-
十二时偈·其一
半夜子,命似悬丝犹未许。因缘契会刹那间,了了分明一无气。
-
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其一
一溪才顺一溪湾,一尺才过一丈还。船子已愁箭括水,儿童又指帽儿山。
-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题之韵作二首时彦博归及常山 其一
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 其一
吏部名高世所尊,一传曾说误金根。陵阳父子风流胜,政似苏家擅蜀门。
-
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乎·其一
一雨向何落,众蝉空此鸣。乍欣凉吹入,已复断霞横。尚拟通宵听,何妨碍月明。丰凶终有数,忧苦自相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