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罗香积寺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二年流落蛙鱼乡(1),朝来喜见麦吐芒。

我在惠州居住已经两年了,欣喜地看到麦子生出了嫩芽。

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微风吹拂,麦浪舞动着嫩绿的身躯。清晨阳光照耀,露珠欲滴,麦穗呈现出浓浓的娇艳黄色。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1)秋谷初分秧。

春泥没过了膝盖,青翠发光的谷子刚刚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谁说万里之外的惠州没有朋友?我见到这麦苗和禾稻欣喜若狂。

三山(1)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惠州邻近的三座大山像屏风一样簇拥靠近,其间的僧寺便显得很小。

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溪水流转之处,松树阴中,空气凉爽宜人。应该利用这溪水来建立碓磨,观察地形筑堤修塘。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1)叠鼓闻舂糠。

那时用水力磨面、舂米,水碓声响,白面纷纷落下,该多好啊。

散流(1)(2)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用稻米做成洁白的粥,用白面蒸出香甜的炊饼。

岂惟牢丸(1)荐古味,要使真一(2)流天浆。

碓磨不但可以加工米面,做出讲究的食品,还可以用来酿造美酒呢。

诗成捧腹便绝倒(1),书生说食真膏肓(2)

写完这首诗不禁感到有些可笑,我这样一个书生一本正经地谈论吃喝真是荒唐啊。

小提示:苏轼《游博罗香积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游博罗香积寺》 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田野上生机盎然的麦穗稻秧,又想到碓磨磨出的白面蒸出香气扑鼻的炊饼,体现出作者对当地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关怀体贴。诗的题材新颖,贴近民众,生活气息浓郁,写得情趣横生。诗中运用情景交融、渲染等艺术手法,表现了博罗香积寺清幽别致的美景。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

创作背景

圣二年(1095)三月在惠州作。作者游香积寺,看到寺房溪水可以利用,就建议博罗县令筑坡塘,建碓磨,以利百姓。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