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塔
〔宋〕
楚(2)人悲屈原(3),千载意未歇(4)。
楚地的老百姓都为屈原感到悲哀,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1)。
他的灵魂精魄飘到了哪里去了呀?只留下楚地的父老们在哽咽哭泣。
至今沧江(1)上,投饭(2)救饥渴(3)。
直到今天在滔滔淼淼的汨罗江上,人们还在投食去喂养饥饿的鱼虾。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遗留下来的风俗变成划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时的喊叫声震裂了楚山。
屈原古壮士,就死(1)意甚烈。
屈原是华夏古往今来最豪迈的人,就算是慷慨赴死也是异常地壮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1)不忍决(2)。
世上的俗人怎能知道他的想法呢,都在留恋着这个世间而不愿告别。
南宾(1)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南宾县之前就是属于楚国的领地,山上还遗留有古人建造的屈原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1)就沦灭(2)。
本来建塔都是为了侍奉佛祖僧人,但楚国人担心屈原精魂就此消散。
此事(1)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虽然建塔这件事没有确切的凭据,可是百姓的这份心意已经很真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1)折(2)。
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能够不死呢?又何必去计较到底怎么样能长寿。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是人的名声,财富地位之类的只是短暂的荣耀。
大夫(1)知此理,所以持死节(2)。
正因屈原大夫明白这简单的道理,因而宁赴死也要保持自己的节操。
小提示:苏轼《屈原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屈原塔》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嘉祐四年(1059)丁忧结束后,举家迁往汴京途径忠州时写下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苏轼身处逆境而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情感。全诗运用白描、夸张、推理、反衬等多种艺术手法,将屈原持志之高洁与作者的无限景仰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跃然于纸上。
- 作品出处东坡七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1059年
创作背景
《屈原塔》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冬季,苏轼在为母亲守孝期满后,随父亲苏洵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即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没有任何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而此时,距屈原投汨罗江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身为一代青年才俊的苏轼,在两年前就进士及第,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于是有感于屈原的高洁品性,和后人对屈原的尊崇,写下这首五言古诗。
相关诗词
-
楚辞·卜居
...。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筴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
-
九章·思美人
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指嶓冢之西隈兮,与曛黄以为期。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
-
九章·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眴兮杳杳,孔静幽默。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巧陲不斵兮,孰察其揆正?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
-
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
离骚(节选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脩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
-
报任安书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
羽猎赋
...,蹈㺍獭,据鼋鼍,抾灵蠵。入洞穴,出苍梧,乘巨鳞,骑京鱼。浮彭蠡,目有虞。方椎夜光之流离,剖明月之珠胎,鞭洛水之虙妃,饷屈原与彭胥。于兹呼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昭光振耀,蚃曶如神,仁声惠于北狄,武谊动于南邻。是以旃...
-
文选·序
...是」之作。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耿介之意即伤,壹郁之怀靡愬。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
-
拟恨赋
...子。奇谋不成,愤惋而死。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日冷金殿,霜凄锦衣。春草罢绿,秋萤乱飞。恨桃李之委绝,思君王之有违。昔者屈原既放,迁于湘流。心死旧楚,魂飞长楸。听江枫之嫋嫋,闻岭狖之啾啾。永埋骨于渌水,怨怀王之不收。及夫李斯受戮,神气黯然。左右...
-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