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洛城春晚
〔宋〕
洛城(1)春晚。垂杨乱掩红楼(2)半。小池轻浪纹如篆(3)。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4)。
西都三月,客舍外,垂丝的杨枝杂乱无章地遮盖了华美楼房的一半,那小池中轻风吹起的波纹都成了条条花样图案。曾记得,夫妻二人,烛光下共读,梅花前欢会,多么浪漫!尤其那以歌劝酒,由饯而醉而别的热情还在心田。
自惜风流(1)云雨散。关山有限(2)情无限。待君(3)重见寻芳伴(4)。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5)。
她是一位聪明而文静的女子。我二人青梅竹马,情深谊笃。而今面对着的是离别之后风流云散的现实。纵然关隘山岭阻隔我俩的身子,但爱情则是无法隔断的。我们总有一天能度关山。等到你我重在“烛下花前”见面,踏青游赏美景再次结伴同行,不分别了。你要我说相思得如何?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望呀望呀,一直望到看不见我们昔日居住的西楼前,你那身轻如燕的倩影。
小提示:苏轼《一斛珠·洛城春晚》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一斛珠·洛城春晚》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约作于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闰三月。上片即景生情。写嘉佑元年春苏轼赴京(今河南开封市)应试,路宿洛阳城的景物与由此引发的情感。下片写苏轼思绪绵绵,神态痴呆,由情入景,情景交融。全词由景到情再到景,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结构的回环美。
创作背景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苏轼与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16岁的王弗结为伉俪。《一斛珠·洛城春晚》约作于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闰三月。苏轼自蜀赴京道关中,经洛阳时苏轼怀念妻子王弗所作。
相关诗词
-
醉落魄·明眸秀色
明眸秀色。双蛾巧画春山碧。盈盈标韵倾瑶席。一见尊前,宛是旧相识。深期密语虽端的。良宵无奈成轻掷。忍教只恁空相忆。得入手来,无限好则剧。
-
醉落魄·霜华摇落
霜华摇落。亭亭皓月侵朱箔。梦回敧枕听残角。一片寒声,风送入寥廓。眼前风月都如昨。独眠无奈情怀恶。凭肩携手于飞约。料想人人,终是赋情薄。
-
一斛珠·云鸿影落
云鸿影落,风吹小艇欹沙泊,津亭古木浓阴合。一枕滩声,客睡何曾著。天涯万里情怀恶,年华垂暮犹离索,佳人想见猜疑错。莫数归期,已负当时约。
-
一斛珠·一枝冰萼
一枝冰萼,鬓云低度横波约,醉扶曾罥乌巾角。长是春来,肠断宝钗落。罗衣乍怯香风薄,夜深花困遮垂幕,不堪往事寻思著。休问尊前,客恶主人恶。
-
一斛珠·绿枝红萼
绿枝红萼,江南芳信年年约,竹舆路转溪桥角。晴日烘香,的皪疏篱落。玉台粉面铅华薄,画堂长记深罗幕,惜花老去情犹著。客里惊春,生怕东风恶。
-
一斛珠·浮家泛宅
浮家泛宅,旧游记霅溪踪迹,此生已是天涯隔。投老谁知,还作三吴客。故人怪我疏髯黑,醉来犹似丁年日,光阴未肯成虚掷。蜀魄声中,著处有春色。
-
春游五首·其二
洛城春色浩无涯,春色城东又复嘉。风力缓摇千树柳,水光轻荡半川花。烟晴翡翠飞平岸,日暖鸳鸯下浅沙。不见君王西幸久,游人但感鬓空华。
-
一斛珠·闺怨
宝鉴菱花莹。孤鸾慵照影。鱼书蝶梦两浮沉,恨恨恨。结尽丁香,瘦如杨柳,雨疏云冷。宿醉厌厌病。罗巾空泪粉。欲将远意托湘弦,闷闷闷。香絮悠悠,画帘悄悄,日长春困。
-
一斛珠·珍珠兰
慰人寥寂。玲珑一串烟丝密。柔枝细蕊幽香别。金谷楼头,凉夜正相忆。晚妆帘底疏星碧。泪痕穿作连环结。枕函松落圆难觅。粘上云翘,秋是露华滴。
-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风流太守。未春先试回春手。天寒修竹斜阳后。翠袖中间,忽有人红袖。天香国色浓如酒。且教青女休僝僽。梅花元是群花首。细细商量,只怕梅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