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湫
〔宋〕
北上太行(2)东禹穴(3),雁荡山(4)中最奇绝。
我北上游历了太行山,又向东到过会稽山。群山诸壑中最奇绝的还是雁荡山。
龙湫一派(1)天下无,万口赞扬同一舌。
雁荡山中的大龙湫更是天下绝无仅有,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赞扬这一壮丽景观。
行行路入两山间,踏碎苔痕屐(1)将折。
走在雁荡山的山间小路上,踏碎了青苔,也几乎把木展折断。
山穷路断脚力尽,始见银河落双阙(1)。
山穷路断腿脚疲软,才看见一道银河从高处跌落下山。
矩罗(1)宴(2)坐看不厌,骚人弄词困搜抉。
这壮丽的景色围坐静观久看不厌,骚人词客对它也无法找到适当的语言。
谢公(1)千载有遗恨,李杜(2)复生吟不彻(3)。
当年的谢灵运未游此地终生遗憾,李白杜甫如果再世也会对它吟赞不断。
我游石门称胜地,未信此湫真卓越。
我曾游览堪称胜景的石门,却没有想到这大龙湫更加卓越不凡。
一来气象大不侔(1),石屏倚天惊鬼设。
这里的风景气象无法比拟,倚天的石壁真可谓鬼斧神工。
飞泉直自天际来,来处益高声益烈。
飞流直下恰如来自天际,落差愈大水声愈加喧闹无比。
溟池(1)倒泻三峡流,到此谁能定优劣。
这水如同天池倾泻,如同从三峡流出,水势湍急,谁能分出三者之间的差距。
雁山佳趣得要领,一日尽游神恶亵(1)。
雁荡山的山水情趣要好好领略,一日尽游雁荡山,那是对山神的轻慢。
骊龙(1)高卧唤不应,自媿笔端无电掣(2)。
眼前的大龙湫像黑龙高卧不动声色,我自愧无法用手中的笔唤醒它,使它风驰电掣。
轮囷(1)萧索湍不怒,非雾非烟亦非雪。
此时的水流并不汹涌,仅仅是沿着岩壁弯曲而下,飞沫四溅,不像烟、不像雾,也不像雪。
我闻冻雨(1)初霁(2)时,喷击生风散空阔。
但是我听说如果是暴雨初晴,这大龙湫就要奔腾咆哮,撞击岩石,挟着呼啸的风声向四处喷射。
更期雨后再来看,净洗一生烦恼热。
我多么期望着雨后再来观赏,用那汹涌的瀑布产生的凉风,洗净一生的烦恼和燥热。
小提示:楼钥《大龙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大龙湫》是南宋楼钥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首四句以听闻引出亲历,点出雁荡奇绝、龙湫尤最的纪游主旨。继后二十四句一气直贯,描写所见“龙湫”景象;末两句笔势一转,在写尽豪壮雄奇景色后忽“更期雨后”“净洗烦热”,昭然揭示出诗人继激荡热烈后对清凉幽寂境界的虔心向往。全诗写纪游,先闻后见,皆极形象贴切,生动活泼,其构思神奇,描写细密,且笔力雄壮劲健,读来铿锵有力,虎虎生气,与大龙湫的雄伟气象恰相匹配。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考作者楼钥行踪,只在宋孝宗乾道五、六年(1169、1170)随其舅父汪大猷使金时去过北方,写有《北行日录》,北上太行当在此时。据此,诗必写于作者北行南归以后。又大龙湫在今浙江乐清县境内之雁荡山中。淳熙年间(1174~1189),作者曾出知温州(治所在今浙江温州),乐清为其属县。诗很可能即写于知温州任内。
相关诗词
-
大龙湫
百丈云岩上,神龙噀水飞。四时作风雨,万斛泻珠玑。不可形容处,无穷造化机。非他瀑布比,对此欲忘归。
-
雁荡大龙湫
深蹊入薜萝,一瀑泻岩阿。曾阅西天志,言居诺讵罗。斜飞疑是雨,清激自成涡。下有苍龙窟,樵人不敢过。
-
大龙湫
巉岩石壁倚天开,何处苍龙噀雨来。海上秋田半焦槁,不应涧谷但空雷。
-
次韵叶溎山大龙湫瀑
孰触潭中老龙怒,昂头濆沫飘长空。千寻直下佩天剑,一道横飞缠锦虹。不欲摩岩审言续,翻思筑室讵那同。暮归更语郭闻喜,咫尺回车在后侗。
-
大龙湫瀑布泉
霞棬东西嶂,云横宴乐峰。瀑泉三百丈,绝壁一千重。玉茗沾香蕊,金兰忆醉容。殷勤祝尊者,为我起乖龙。
-
大龙湫瀑布
出寺西北行,怪石立前后。阴沉傍群木,苔径脩蛇走。苍厓回合中,仰视天半亩。玉龙千尺飞,散作风雨吼。碧潭摇空濛,馀波荡林薮。人言发源处,空洞蟠蚴蟉。
-
题大龙湫和李五峰韵
雁荡峰头春水生,无边木叶作秋声。六龙捲海上霄汉,万马嘶风下雪城。春尽不知阳鸟去,岩高惟许白云行。故人家住青山下,野竹寒流亦有情。
-
大龙湫
入眼千峰翠作堆,喜寻龙雁窟中来。半崖有日飞晴雪,一壑无云吼怒雷。驻锡已知尊者意,挥毫空想谪仙才。忘归亭下忘归客,手弄潺湲坐碧苔。
-
别王于一往雁宕
拂衣西雁荡,濯足大龙湫。岂敢为高尚,孤云无所求。芙蓉开太白,瀑布挂飞楼。君有怀仙曲,因风寄十洲。
-
雁荡冬游四首聊纪其大者·其一·龙湫瀑布
千年幽胜擅南陬,万里祥云枕碧流。气动若为丹凤舞,秋深坐使白猿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