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元〕
老苍龙(4),避乖(5)高卧此山中。岁寒心(6)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7)。
眠松像一条老苍龙一样,逃离乱世高卧在这观音山中。永葆高尚的节操,不肯去充当所谓的栋梁之材,宁可与青藤为伴,让它盘桓上下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1),靖节(2)何年种?丁固(3)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试问眠松,你是当年秦始皇登泰山时所封的“五大夫”还是陶渊明哪年所种下的孤松?或许你就是丁固当年梦中长在他腹上的那棵松树。而今你怡然高卧,伴着潺潺溪水和皎洁的明月,枕着徐徐而来的清风。
小提示:徐再思《殿前欢·观音山眠松》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是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创作的散曲。此曲先赋于观音山眠松以独特的形象,接着双关地抒写隐逸不仕者的人生哲学,再写三个有关松树的典故,最后通过描写山中风景创造出高雅的意境。全曲构思精巧,运用拟人手法,又善于联想,长于点染烘托,塑造了完美的松树形象。
- 作品出处全元散曲
- 文学体裁散曲
- 文学韵律双调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曲题中的观音山疑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这首小令吟咏观音山上一颗松树的形象,以松喻人,旨在表现作者的隐逸思想。
相关诗词
-
登金陵观音山
江阁凭虚似幻成,绿崖苍壁有人行。波晴日抱鼋鼍窟,天险山围睥睨城。万里涛泷争赴海,八?琛帛尽朝京。谁能数到层轩坐,临水看云失宦情。
-
夜宿观音山驿
溪声决决流,木叶萧萧下。离人耿不眠,寒灯伴长夜。
-
观音山作·其一
山畔青莲宇,江间白鹭洲。中天横积翠,百谷汇洪流。俗远因成寂,林深易得秋。谁能来月夕,吹笛起潜虬。
-
次韵翁梦山与徐芝南登观音山
台省群英集,春山二妙徂。望深青嶂眇,兴极紫云孤。悦韵迁莺早,奇标振鹭馀。自堪欣丽景,谁更问清都。羽客丁归鹤,诗人郑鹧鸪。行歌三月里,瑶草着花无。
-
和乔司马三首·其二·观音山
观音阁下江水深,阁上丹崖知几寻。安能羽翼一飞上,独凭阑干时放吟。鸟去却留云栈影,潮来还起石钟音。十年老眼今如梦,遥为岩翁重此临。
-
观音山次紫岩太宰·其一
危栏高栋俯江深,萝径松门胜可寻。祗苑白云生静思,石溪红叶动秋吟。遥岑不改鸿濛色,清啸如传鸾凤音。轩盖拥林钟磬发,山僧应记宰官临。
-
观音山寺
曲折循幽径,中峰信可观。涧阿纡以旷,松石邃而寒。禅定花香异,机忘鸟语欢。如何窥道意,夕照有遗丹。
-
二月二十四日游登栖云岩、观音山诸胜
依旧閒情物外心,除将静养辄登临。石羁涧水潺湲下,径入岩松婉转深。无数白云眠永昼,几多黄鸟闹春阴。山亭小憩欣烹茗,又自携筇上远岑。
-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其十五·殿前欢
瑞云晴霭浮宫殿。一脉阳和转。礼成交泰开周宴。凤笙调,龙幄展。天心感格人欢忭。四海讴歌遍。
-
冬至日约汤伯繁游观音山风雨不果
避俗约游山,一勺清泉冷。蜡屐已安排,风雨勿交并。卧听淋浪声,寒镫澹孤影。胶胶荒鸡鸣,怀人发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