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二妃庙
〔南北朝〕
朝云(2)乱人(3)目,帝女(4)湘川宿。
早上的云彩呈现出迷人的光景,奇诡变幻令人目不暇接,这是娥皇、女英居宿于此的原因吧。
折菡(1)巫山下,采荇(2)洞庭腹。
她俩或折菡萏于巫山之下,或采荇菜于洞庭之中。
故以轻薄(1)好,千里命舻舳(2)。
二妃为了尽快见到夫君,希望船更轻巧,船速更快,千里迢迢、从风波浪尖中闯过来。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1)竹(2)。
此处景物似乎都弥漫着二妃对舜的相思,尤其是那江边的翠竹,草木茂盛、枝叶纷披下垂的样子。
小提示:吴均《登二妃庙》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二妃庙》是南朝梁文学家、诗人吴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二句写诗人登上二妃庙所见之景;第三、四句写二妃对舜的迷恋眷念之情;第五、六句是追述,把二妃的深情再深写了一步;结尾二句,呼应首联,又转回到现实中来,写诗人向四周举目远望,只见眼前的景物似乎都弥漫着一层二妃对舜的相思之情。全诗将传说、景物和诗人自己的心情熔于一炉,情思深挚,笔调清雅,特别是结尾的截情入景,使全诗显得空灵含蓄,为神来之妙笔。
- 作品出处吴均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梁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登二妃庙》一诗即是吴均在潭州时,登临二妃庙的咏怀凭吊之作。
相关诗词
-
宋宗庙登歌八首·其八·七庙享神歌
奕奕寝庙,奉璋在庭。笙龠既列,牺象既盈。黍稷匪芳,明祀惟馨。乐具礼充,洁羞荐诚。神之格思,介以休祯。济济群辟,永观厥成。
-
新楼诗二十首·重台莲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菂重。游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自含秋露贞姿结,不竞春妖冶态秾。终恐玉京仙子识,却将归种碧池峰。
-
中宫诗二首·其二
天地不独立,造化由阴阳。乾坤垂覆载,日月曜重光。治国先家道,立教起闺房。二妃济有虞,三母隆周王。涂山兴大禹,有莘佐成汤。齐晋霸诸侯,皆赖姬与姜。关雎思贤妃,此言安可忘。
-
谒周瑜庙·其二
都督峰高玉峡山,真君楼下水湾环。周郎遗庙经千载,三国声名振百蛮。绿暗丘园春树合,锦铺坛墠古苔斑。祈灵几度椒浆奠,遥望神灵未易攀。
-
温妃挽词二首·其二
容卫三春肃,如何一旦殊。妃星沦紫极,帝子没苍梧。卜地陪长乐,升天后鼎湖。皇情何以慰,彤管载嫔虞。
-
代祀湄洲天妃庙次直沽
晓日三叉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毕,喜色满宫袍。
-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凭栏正拟...
-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古人已不见,乔木竟谁过。寂寞首阳山,白云空复多。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
-
二妃庙送裴侍御使桂阳
沅上秋草晚,苍苍尧女祠。无人见精魄,万古寒猿悲。桂水身殁后,椒浆神降时。回云迎赤豹,骤雨飒文狸。受命出炎海,焚香徵楚词。乘骢感遗迹,一吊清川湄。
-
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其一
天垂台耀扫欃枪,寿献香山祝圣明。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衣冠南面薰风动,文字东方喜气生。从此登封资庙略,两河连海一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