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
〔宋〕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1)人住处。
京口一带,斜阳映照在江边树上,恐怕全都是六朝人的遗迹。
悠悠兴废(1)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千百年来兴盛衰亡不关心,只有那沙洲中的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1)。
仙人矶下刮风又下雨,卸掉了征帆的船可是却不能留住被风雨吹跑。
直须(1)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3)秋水(4)去。
正应抖擞掉全身的尘埃,趁着刚刚凉爽起来的秋水离开这里。
小提示:辛弃疾《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词作上片写作者对六朝兴亡的感慨,表明对时局的关心。下片借景抒怀,是说国家政局如多变的风雨。自己本想留下为国建功立业,但也留不住,只有离开官场,回到家中去过隐居生活。此词写得恬淡自适,在景物描写中寓托着政治上遭受打击,想要施展抗敌才能而不得实现的悲愤,景情溶合,感情曲折深沉。
- 作品别称玉楼春
- 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
- 文学体裁词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韩侂胄在作者晚年起用他,并不是真的为了让他率兵北伐。当开嘉泰四年(1204年)决定用兵之后,韩侂胄认为,起用辛稼轩赢得抗战派支持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便开始抛开他。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三月,朝廷以辛弃疾荐人不当为由,将他降职。六月,辛弃疾六十六岁调任隆兴知府,但辛弃疾尚未动身,朝廷又因谏官的弹劾撤回新令,授以“提举冲佑观”的空衔,命他“理作自陈”。表面上是任辛弃疾自由处置,实际上则是置官遣返。这是他仕途上的第三次罢官,也是最后一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离开镇江回瓢泉途中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