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妓二首
〔唐〕
【其一】
【其一】
金凤(1)邻铜雀,漳河(2)望邺城。
金凤台紧挨着铜雀台,邺城面对着浊漳河。
君王(1)无处所,台榭(2)若平生(3)。
君王已死,现在没有地方可寻了,而这里的亭台楼榭却依旧是那个样子。
舞席纷何就(1),歌梁(2)俨未倾。
当年的歌舞席和那未倾倒的歌梁还有什么用呢?
西陵(1)松槚(2)冷,谁见绮罗(3)情。
西陵里的松树槚树那样苍冷,谁明了铜雀妓的愁情?
【其二】
【其二】
妾(1)本深宫(2)妓,层城(3)闭九重(4)。
我本是铜雀合上的乐妓,幽闭在一层又一层的深宫中。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君王死了欢爱已尽,现在为谁打扮为谁歌舞呢?
锦衾(1)不复襞(2),罗衣(3)谁再缝。
锦缎的被子懒得再叠,绫罗的衣服也不再缝制了。
高台(1)西北望,流涕向青松(2)。
由这高高的铜雀台上望西陵,不由得使人对着墓前的青松流下了泪水。
小提示:王勃《铜雀妓二首》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铜雀妓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五言律诗组诗作品。在这两首诗中,诗人描写了歌妓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对终身被幽禁于深宫的歌妓的不幸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两首诗以古喻今,针对当时幽深的宫廷生活有感而发,通过生动的形象抒发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借曹事以讽唐,情思愁苦,格调沉郁。
创作背景
《铜雀妓》诗,多是凭吊怀古或咏史之作。作者曾由洛阳去冀州游玩,途径铜雀台,见陈迹而顿生盛衰之感,于是创作了《铜雀妓二首》。
相关诗词
-
铜雀妓
汉室金瓯非改步,曹公铜雀已成台。名姝俱匹英雄去,艳质惟邀妓女来。瑶席冷馀无霸气,穗帷空后有微哀。却怜疑冢纷如垤,欲望何从心早灰。
-
铜雀妓
惊乌将顾兔,夜夜起西陵。玉箸隐然堕,铜台空复登。歌尘愁易积,舞袖倦难胜。寒绝当年宠,漳河有断冰。
-
铜雀妓
玉衣知不举,铜雀若为登。漳水歌同咽,浮云势共崩。高枝无挂剑,石椁岂铭滕。独有台前月,光连汉帝陵。
-
铜雀妓一首
金驾閟松门,青台秀色存。凤弦流旷幕,兰酒上虚尊。怨涕挥陵气,芳情逐帝魂。总学巫山女,终绝九原恩。
-
铜雀伎二首·其一
掩涕辞金屋,含情向白云。衣冠新卜道,歌舞旧来群。员枕无时觉,哀猿终夜闻。谁言妾薄命,生死只从君。
-
铜雀妓
西陵芳草合,松柏半为薪。宫殿飞铜雀,下饮漳河滨。檀烟冷余烬,垞帐网流尘。白头歌舞妓,来教晋宫人。
-
又同黎明府游铜官山二首·其一
美人如玉树,作令得铜官。望气千峰紫,清谈六月寒。讼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欢。归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
铜雀妓
铜台朝夕望,玉座掩流尘。园馆沦长夜,恩情无复春。铅华是日落,眉黛逐愁新。惟见西陵月,殊非欢宴辰。
-
铜雀台二首·其一
孟德英雄子建才,繁华消歇事堪哀。漳流剩有天边月,照见当时歌舞来。
-
七夕宴李相所江皋池亭观妓二首·其一
竹里群贤水外亭,佳期惆怅醉还醒。银河浸月秋来浅,玉佩行空夜可听。天上鹊桥迎窈窕,人间凤管奏娉婷。扁舟载妓仙槎近,谁道双星胜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