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
寒露(1)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寒露来临,惊讶发现时光已走到了晚秋;早晨看见菊花次第变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千家万户前,风儿好像扫着落叶,晴空万里上,大雁好像随着太阳南飞。
化蛤(1)悲群鸟,收田(2)畏早霜。
化为牡蛎,替雀鸟感到悲伤;收割农田,害怕早到的寒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因此知道,松柏的志气,无论是寒冬还是酷夏,它都是郁郁苍苍。
小提示: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关于节气寒露的诗歌。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中唐
相关诗词
-
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
-
咏廿四气诗·大雪十一月节
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黄钟随气改,鴳鸟不鸣时。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
-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
子夜四时歌之秋歌十八首
...语,罗幌有双笑。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登高去来雁,惆怅客心伤。草木不常荣,憔悴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阳。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常恐秋叶零,无复莲条时。掘作九州池,尽是大宅里。处处种芙蓉,婉转得莲子。初寒八九月,独缠自络丝。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
-
送王孟箕明府之留都水部次日逢重九同曾时甫凤栖岩登高四首·其四
圣世乘槎客,凭陵作赋才。人间九月节,天上一封来。舄履寒霜湿,登临曙色开。青山陪去棹,长啸且徘徊。
-
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短歌以记之
昔我从行台,宿师南山旁。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入冬即大雪,人马有仆僵。土床炽薪炭,旃毳如胡羌。果蔬悉已冰,熟视不得尝。猎骑荷戈归,争献狐与狼。是时意气快,岂复思江乡。迩来四十载,馀景迫耄荒。结茅镜湖曲,气候岁靡常。残暑排不去,单衣作重阳。霜晚木未丹,...
-
续梅花百咏·其四十四·寒梅
不同桃李斗芬芳,耿耿精神独傲霜。知是一生风骨健,天寒时节愈生香。
-
九日遣怀
...宴列高堂。儿女幸团栾,劝饮数十觞。虽无白衣来,五斗足徜徉。今年气候迟,九月未肃霜。篱菊尚无花,庭柑犹未黄。试看长逝者,此酒不得尝。安可不作乐,况近桑榆光。放情不惜醉,载咏蟋蟀章。饮酒和靖节,题糕叹刘郎。遣兴即捉笔,短述焉能长。好乐但如此,良士戒无荒。
-
百香诗·其三十·橄榄
纷纷青果荔枝乡,八月寒风九月霜。莫怪渔樵轻弃掷,未知回味齿牙香。
-
闰八月二十七日早送何侍御至阳山寺
豸冠前日下山城,双旆匆匆又出行。金气作霜天九月,法星随斗夜三更。青围川陆知途险,黄入郊原喜岁成。山寺相违还有约,柏台高处听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