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秋声
〔宋〕
商飙(1)乍发,渐淅淅(2)初闻,萧萧(3)还住。顿惊倦旅(4)。背青灯吊影(5),起吟愁赋(6)。断续无凭(7),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8)?但(9)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秋天的肃杀之声突然响起,渐渐的能听到声音,淅淅萧萧的风声似乎没有停住的意思。这风声惊到了倦于行旅的人。对着油灯望着影子自我感叹,不由得站起来吟诵愁赋。风声断断续续的,便尝试到荒院里仔细听听。可是风声在哪里呢?但庭院里只有高树,还有落满台阶的树叶。
迢递(1)归梦阻。正老耳难禁(2),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3),砌蛩(4)私语。数点(5)相和,更着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仿佛进入遥远的梦境。正好老来不堪听取凄凉的秋声,有着生病憔悴的样子。本来是山里的庭院。却想到边疆鸿雁的孤鸣,台阶下的蟋蟀的秘密私语。雨打芭蕉之声与雁唳蛩鸣之声相应和。我无处可躲避。这种闲愁,夜越深越痛苦。
小提示:王沂孙《扫花游·秋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扫花游·秋声》是宋末元初词人王沂孙的作品。此词咏秋声,感发羁旅之苦,抒写了词人身世漂流、故乡阻隔的戚怆悲愁,仿佛是一篇凄凉的秋声赋。词人在秋声中展开对故乡的想象:孤雁唳鸣,寒蛩哀吟,雨打芭蕉,透露出凄惶孤寂的意味。比之异乡所闻秋声,愁苦交织,令人肠断心碎。思乡或归家能解脱愁怀,岂料客居愁,归家更愁。
创作背景
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朝诏告天下寻访隐居埋名的人士,征辟任用南士,并责成各级官府严加督视。宋亡后一直隐居会稽的王沂孙在这一年被强征而起,出任庆元路学正。这一首《扫花游·秋声》,便是他出任庆元任上,日夜思念故乡并渴盼早日归家的心迹流露。
相关诗词
-
秋日登仙游阁
马蹄连早暮,车尘细如雾。谁知此路边,高阁下风驭。颇传秋月夕,语笑联杖履。始知仙与人,混迹无异处。我来想鸾鹤,稽首祈一顾。飞仙不可见,惟与白云遇。白云如有情,傍我栏角住。借问何山来,云惊却飞去。
-
秋感
瘦尽腰围白尽头,悲蛩声里落梧秋。短檠且慰经年别,裋褐犹怀卒岁忧。天地无私嗟独困,风霜有信又残秋。顽躯安得常强健,更倚东吴寺寺楼。
-
秋晴
身健心闲百虑轻,秋晴未必减春晴。晨窗暖日烘花气,午枕微风送鸟声。韫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笺滑助诗情。少年风味嗟犹在,虚道归休学力耕。
-
秋思二首·其一
少日猖狂不自谋,即今垂死更何求。简编不隔圣贤面,梦寐时为河岳游。浊酒未倾心已醉,长歌欲发涕先流。石帆射的烟岚晚,过雁声中又一秋。
-
闲游四首·其四
夙兴蓐食戒山行,策蹇迢迢过故城。露叶未干明晓日,风蒲初劲借秋声。绿阴渡口孤莺语,白水陂头两犊耕。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
-
游近山
羸病知难赋远游,尚寻好景送悠悠。乱山孤店雁声晚,一马二童溪路秋。扫壁有僧求醉墨,倚楼无客话清愁。残年敢望常强健,到处临归为小留。
-
晚游东园
药瓢藜杖合施行,独往山林已歃盟。傍水断云含暮色,拂檐高竹借秋声。痴人自作浮生梦,腐骨那须后世名。莫笑吟哦无阙日,老来未尽独诗情。
-
秋雨不止排闷
放翁愁坐茆斋里,泥潦连村不得行。夜夜湿星占雨候,时时老木送秋声。小诗旋录兼行草,薄酒新篘任浊清。身世正如萍在水,略无根柢也能生。
-
秋夜泊舟亭山下
逢水逢山到处留,可怜身世寄孤舟。一汀蘋露渔村晚,十里荷花野店秋。羽檄未闻传塞外,金椎先报击衙头。煌煌太白高千丈,那得功名取次休。
-
秋声
萧骚拂树过中庭,何处人间有此声。涨水雨馀晨放闸,骑兵战罢夜还营。闲凭曲几听虽久,彊抚哀弦写不成。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