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宋〕
芳脸匀红,黛(1)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2)可惯(3)。向尊前、频频顾眄(4)。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5)不见。
香喷喷的脸儿。胭脂敷得均匀,黛色的眉毛,勾画得精巧玲珑。这淡妆正是宫中的式样。她那种天然生成的风流气质,全在一双娇波欲流的妩媚眼睛里。我们很早就互相属意称心,在筵席上常常眉目传情。也曾有好几次见面,但仅仅是见面,哎,倒不如不见面更好些!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1)唱阳关(2),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红色的烛光摇晃着,更深夜残。筵席散了。美好的春宵,我们只觉得它太短。啊,当时谁知道会有唱《阳关曲》的一天?可是到头来竟是天涯远隔。离恨绵绵。有什么办法啊,一切都已经雨散云收了。当春天来时,我只能倚着栏杆,泪流满面,眼看着海棠花开尽,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还独自在黄昏的庭院里苦苦地思念着你。
小提示:周邦彦《烛影摇红·芳脸匀红》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写的一首怀旧词。上片实写相识、传情,下片虚写离散、思念。长调而运以小令之法,通过在上、下片末三句上用力,既能分收承转、绾合之效,又能前后贯通意脉,浑然一体。全词脱离了单纯性爱的描写,突出了相恋、相别、思念。以铺叙见长,而铺叙中又有轻有重。
- 作品出处片玉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烛影摇红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该词为政和七年(1117)提举大晟府期间所作。据《历代诗馀》引《古今词话》,王都尉有《忆故人》词云:“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沉雨散。凭栏杆,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损其辞,而以首旬为名,谓之《烛影摇红》,云:“芳脸轻匀……黄昏深院。”
相关诗词
-
烛影摇红·南昌元夕
灯火江城,翠屏红照鱼龙舞。麝薰低袅绣轮风,粉市香成雾。草草莺啼燕语。散珠尘、几声漏鼓。画龙残烛,送了黄昏,只应归去。钿阁钗帘,故人明镜伤...
-
烛影摇红·日落燕台
日落燕台,乱鸦啼近黄昏候。不多庭树弄秋声,听得人消瘦。寒到霜前雁后。忍思量、江南病柳。画屏孤倚,一穗心焦,化成红豆。曾记联床,夜阑愁语同搔首。九逵烟月总相思,闲醉销魂酒。酒醒无聊依旧。为离人、疏更偏久。未堪重忆,帐晓炉温,蜡残珠溜。
-
烛影摇红·立春日柬高内翰
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旗报。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纷绿闹。髻横玉燕,鬓颤琼幡,不能知掉。看见春来,曲尘微涨催兰棹。娇黄拂略上柔条,等得莺眠觉。引出千花万草。喜搀先、椒盘竹...
-
烛影摇红·辜负天工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心欸乃。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
-
烛影摇红·七夕
鹊架横空,含娇欲渡风波浅。谁知又是别经年,瞬息情重展。岂是尘缘未断。料天孙、愁思难免。今宵欢爱,昨夜凄凉,明朝悲泫。缺月如梭,银汉淡淡秋风卷。流萤乍见影湘帘,却向层楼远。漫笑灵妃梦短。应惆怅、画堂深院。人间乐事,天上佳期,风云顿遣。
-
烛影摇红·十月十九日
瑞霭金台,琼枝光射龙楼雪。群仙笑指九阊开,朱凤翔丹穴。云暗雁风高揭。向海屋、重标珠阙。彩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鴂。骖鸾不待玉京游,难挽瑶池辙。黄竹歌声悲咽。望翠瓦、双鸳翼折。金茎露冷,几处啼乌,桥山夜月。
-
烛影摇红·澹白笼烟
澹白笼烟,抱花纤蝶迷无影。晚凉庭院暗香浮,红鸭添银饼。幽咽蛩螀断井。又絮语、夜来相警。半枕云垂,一帘月漾,秋痕销凝。纨扇抛愁,年光负却双鱼赠。谁传锦字向秋河,依旧云...
-
烛影摇红·为蔚如题楼台梦影图
...。引危弦、回潮又起。楼台如梦,冷约闲鸥,商量身世。还忍伶俜,梦回虚盼归舟字。散场欢笑水东西,多少牵愁地。断稿沧州漫理。睇红桑、迷茫海气。斗槎回后,待讯钟山,年时荒翠。
-
烛影摇红·咏帘影
...又转阑干,湘魂愁颤。深坐前宵,画堂斜掩金波满。朦胧花雾散如潮,蜻翼捎香断。别绪春云暗卷。记殷勤、惊鸿半面。夜明空许,觅遍芳尘,黄昏亭院。
-
烛影摇红·辛亥十二月廿五日作
楼上黄昏,绣帘垂地花光乱。斜阳犹自罥危阑,天末余红恋。人世东风悄换。怅玉妃、鸾绡泪浣。暮鸦啼后凤瑟,新声谁家歌管。璧月弦沈,素娥未肯辉分半。釭花今夜冷于秋,冻折瑶簪断。陌...